转作风 提效能 优环境 促发展镇巴县创新载体推行干部作风建设流动岗制度
打印

镇巴县在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创新载体,推行干部作风建设流动岗制度,努力促进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

一、创新载体,建立作风建设流动岗制度

年初,为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行干部作风建设流动岗制度。这是持久深入有效地抓干部作风建设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制度创新成果。一是流动岗制度可以让作风整顿更具针对性操作性。过去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都是由县上专门机构直接组织开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工作,按部就班地落实各项任务。而实际上,各单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还具有特殊性,自上而下的作风整顿活动难免有不周全之处,各乡镇各部门的收效也不一。流动岗制度就是把整顿活动变固定为灵活,按照地域相近等特点划分片区,每个轮值单位就可以结合各片区干部作风现状、时段工作重点、各自职能目标,在相互交流沟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同时,也促使轮值单位更积极主动地带好头、履好职,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的目标会更加明确、方法会更加科学、措施会更加有力。二是流动岗制度可以让作风建设更具延展性。以前的教育整顿活动,都有一定期限,有具体的阶段划分、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它的特点就是机构临时、内容单一、时间有限。而流动岗制度则是长效机制,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更有拓展空间。每个单位轮流值岗三个月的形式一经确定,值岗单位就会在各自固定的片区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流动和顺序循环,机构永远存在,重点更新,内容不断完善,体系日臻健全,在持续深入转变作风这一不变的目标下,方法、内容、措施都可以灵活贯通,各片区在作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经验,通过交流推而广之,从而形成强化干部作风的巨大推动力。三是流动岗制度可以让制度建设更具兼容性。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不同时期内,反映出的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不同,需要整治的重点也会不同。县上在划分流动岗区域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乡镇、地域、人文、风俗、民情的相近性和部门职能、职责、服务事项、工作任务的相似性。因相似或相近,各片区就会自觉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建立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具体问题。

二、作风建设流动岗制度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该县将24个乡镇7个部门划分为23个作风建设片区,每片区设一个作风建设流动岗,片区内各单位轮流值岗3个月,轮值单位负责组织对片区内各单位作风建设的安排部署、督查评价,召集片区内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作风建设座谈会,交流经验,查找差距,相互监督,互评互学,共同提高。通过抓好“两个规范”(规范审批行为、规范执法行为)扎实开展“四项治理”(治理少数部门和公务人员“乱收费乱罚款”行为、治理公务人员利用职权“吃拿卡要”行为、治理“欺行霸市”行为、治理规范中介服务机构)、深入完善“五项制度”(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绩效考评制),县乡联动,部门、区域互动,切实解决突出的作风问题,促进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根据对95个单位1704名干部群众的测评结果表明,100%的测评对象认为各参评单位均深入学习作风建设四项制度并认真执行,开展作风建设流动岗制度成效显著,98%的测评对象认为开展流动岗制度以来干部作风结合岗位转变情况很大,97%的测评对象认为乡镇、部门履职情况很好,98%的测评对象认为所调查的乡镇、部门的发展环境及政务环境情况很好。

自干部作风流动岗制度推行以来,机关工作明显提速,埋头苦干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人多了,说大话、空话、套话的人少了。广大干部职工逐步树立起勤政为民的意识,主动服务的多了,“冷、硬、横、推”的少了。各乡镇、机关、部门牵手平行互动、携手互帮互助、放手比学赶超,在团结干事上也取得了新成效。党政一把手带好头,做表率,讲原则、讲大局、讲政治、讲发展、讲创新、讲改革,充分发挥班子集体智慧。广大干部职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勤政本分,升华廉政境界,公仆意识不断强化。全县1870名县乡党员干部走访群众4.7万户,帮助群众筛选确定了魔芋、紫芯红薯、雪梨等农业特色产业新项目23个,宣讲惠民政策569场次,解决问题908个,收集意见建议836条,调处矛盾纠纷283件。为249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47万元、688名大病患者解决医疗救助118万元。第一季度完成财政收入3297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1%,同比增长49.9%。■

 


上一条: 从“小鸟天堂”里陷落的林崇中
下一条: 创新服务机制 优化政务管理 着力构建高效便民的三级政务服务网络西安市莲湖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探...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