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感怀
打印

 

  井冈山,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我今年夏天有幸登上了被朱德元帅誉为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主峰,圆了我梦回萦绕的井冈山梦!

井冈山位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多崇山峻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站在井冈山之巅放眼远眺,只见百里井冈山巍峨蜿蜒,林海苍茫,飞瀑直下,典型的第四冰川遗留次原始地貌,再加之解放后国家数次实施飞播造林,使这里的植被更加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6%。那真是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有“绿色宝库、天然植物园”之美誉。

井冈山是绿色的山。当我们自南昌出发,驱车300多公里之后,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副绚丽多姿的秀美画卷:苍桦黄衫波涛涌动,翠竹杜鹃泛绿展红,流泉飞瀑叮叮作响。真是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森林茂密,好一派江南山区的旖旎风光。

井冈山是红色的山。山上有大小五井、茨坪、行州、罗浮等地,有水田和村庄,人口较多,又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进可攻、退可守,是积草囤粮、聚集革命力量的好地方,这是我在井冈山参观时最深切的感受。正因为井冈山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纵观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审时度势,独辟蹊径,毅然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一部分及湘南起义农军也与毛泽东会师于井冈山,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点燃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星星之火”。

在茅坪攀龙书院的八角楼,我凝视着那盏油灯仿佛看到,寒冬的夜晚,毛泽东在贺子珍的陪伴下,挑灯熬战,大手笔成就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巨著,在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指明了方向。

在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哨口,我仿佛听到当年那“隆隆的炮声”!在当地群众的鼎力支持下,留守井冈山的部队在朱云卿、何挺颖的率领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与湘军吴尚部队的两个团激战一整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是军民团结的具体体现,是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实现以少胜多神话的壮举。事后毛泽东还特别写了一首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章《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巳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朱毛挑粮的攀山蜿蜒小道上,我回想起孩提时代读过的《朱德扁担的故事》。现在看来那不是故事,那是井冈山时期红军艰苦卓绝斗争和生活的一个缩影;那是红军官兵一致、团结战斗的真实写照。此时,我仿佛又听到了当年回荡在山谷中那悠扬动听、群情振奋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净打光……”

在革命烈士陵园,我仰望着六十一位建国后逝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与老红军的挂象,仰望着六十位革命先烈的遗像和嵌刻在吊唁大厅墙壁上的15744位烈士的的英名,两眼热泪潸然而下。是他们,用生命缔造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在离别井冈山的路上,我仍然不时回味着井冈山的神奇、井冈山之革命精神,心潮澎湃,意犹未尽,他日重上井冈山……■

 

 


上一条: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下一条: “双百方针”出台始末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