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榆林市纪委公正选调工作人员侧记
打印

 

 

  “现在,我宣布市纪委这次选调工作人员考试方式及怎么出题……”主考官——榆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周树红作开考动员。

这是一场怎样的考试呢?考生都入场了,监考人员是市纪委、监察局10名领导同志,主考周树红让工作人员发给考生厚厚的“试卷”竟然是一叠白纸。周树红说:“还没有出题,由监考的委局领导当场出题。”听到此话,其他委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和所有考生都感到特别意外,因为谁也没有料想到是这么一种出题考试方式。要解开这些谜团,还得从头说起。

榆林市纪委、监察局机关按编制缺两人,加上上级纪委借调和向基层选派挂职,共缺七八个人。听说市纪委缺人要调人,许多人都做工作想去。“某某是我的亲戚,请你在市纪委进人时予以考虑。”“某某是我的乡党,请你多多关照。”电话从上下左右打来,有领导,有同事,有的还曾是老领导。怎样才能选调到急需的写作和办案人才,市纪委决定采取公开考试的办法,面向全市挑选。社会上又有传言说,考试进人也有“猫腻”,考试不过是个幌子、走形式罢了。作为市纪委主要负责人,周树红感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各方面的说情和社会上的误解,他坚持一贯作风,秉公用权,高度公正,平等竞争。从公选通知发出的那天起,周树红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把“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在公选的各个环节,只有为考生搭建平等竞争的平台,才能真正选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考试即将临近,可这场试该怎么考,试题由谁来出,找外地人出题怕出偏题,让当地人出题怕漏题,而且题还没出,就有人千方百计打听题的内容。负责组织这次考试的工作人员回答:“只有周书记知道试题内容。”凡有人问到周树红,他都笑着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开考才能知晓。”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今年518日上午,考试如期进行,共有来自10多个县区和部门的58名干部参加考试。考场设在榆林宾馆多功能厅,58张桌子前后左右均间隔两米,考生的所有通讯工具都被集中在储物箱里“集体休息”,一切随身资料均被拒之门外。周树红在开考动员中宣布:“这次考试共出6道题,第一题,关于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写作能力的测试。这一道题由我来出,但我不知道答题内容,因为从我现在的开场白和市纪委3位副书记随后每人讲一段话,就是考生要做的会议记录,讲话这事截止现在之前从未给各位副书记打招呼,讲话内容自然不存在失密问题。请考生将我们4位书记的讲话要点及今天独特的命题考试方式作一个会议记录,并整理成会议纪要。第二至第六题,由市纪委、监察局其他9名领导每人现场出3道题,为避免重复出题和保证出题质量,从每人3道题中选取一道,再从选出的9道题中随机抽取5道题印发给考生。”

谜底终于揭晓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试题竟然是委局领导班子集体现场出、现场印、现场考。这种高度保密的独特出题办法有效地避免了漏题、出偏题现象的发生。考场内一片肃静,只听得到笔尖在纸上划出的沙沙声,所有考生都奋笔疾书,埋头苦写。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考生们个个认真奋战到最后一刻才答完试题。考场工作人员在监考领导的监督下把每一份试卷都仔细密封好,装在一保密箱内,上锁4把,由4位监考领导分别掌管钥匙。由两位主考现场商议通知6名政治素质好、写作能力强的委局领导及相关室主任,选定一个保密单位会议室,从当日下午1时许,连续工作12个小时,到凌晨1时许,将全部试卷阅完。每位评卷同志对每个考生的6道答题共计348题都逐一评阅打分,分别登分,对每人每题的6个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然后加权平均为该题得分。评卷6人集体又对总分前10名试卷逐题进行联审点评,取得一致评议。得分排名全部完成后,方拆去密封,以实名公布成绩。

榆林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集体采取召开座谈会形式,对考分前10名进行了不计分面试。将前5位列入第一批选调对象,派出考察组到其所在单位,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从7月至10月在市纪委办公室、综合室等室试用3个月后,逐人向委局领导班子会议汇报工作学习情况,由委局领导票决正式调入两人,其余3位继续借调挂职。今年10月,由于人员流动,根据工作需要,市纪委又对这次考试第六至第十名进行了考察,采取票决选调了其中3名同志到委局挂职工作。

一位被选调的干部非常感激地说道:“如若不是这样平等竞争,无论怎样也轮不到我。”另一位未被选中的干部说:“市纪委这样公正选人,即使没有考上,我也心服口服。”

榆林市纪委这次高度保密的出题、高度公正的评卷、高度民主的班子集体票决定人、高度公平的择优选调工作人员,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既提升和改善了市纪委机关干部素质,又为创新选人机制、净化用人风气做出了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上一条: 致 读 者
下一条: 浅议监督在预防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