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 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政治担当
打印

按照常委会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会前我又认真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读后感触很深,很受教益和启发。特别是日前跟着兴宁书记再次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战斗和生活了七年的梁家河,愈发强烈感受到总书记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赤子之心,更加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党和人民领袖的历史必然。总书记在七年知青的艰苦岁月中,培养练就出坚定的理想追求、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永远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是我们新时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他还说:“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从《梁家河》中看到,习近平在艰苦的知青岁月中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定了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并把这种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来讲,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在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加强党性锻炼,磨炼党性心性,补足精神“之钙”,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坚定政治理想,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二、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中,他与当地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身体力行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村民打井、打坝造田,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

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来讲,学习《梁家河》,就是要从人心向背的高度认识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验监督执纪问责、审查调查处置工作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把强化“八项规定”、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境保护、营商环境等五个重点专项工作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果体现到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增强助力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习近平后来回忆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坚定不移干”。

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来讲,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担当,以总书记要求的“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毅然决然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不停步,始终保持从严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和推进纪检监

察工作,不断增强敢于监督的政治勇气和善于监督的政治能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凡事多想政治要求、多看政治影响、多讲政治效果,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努力做到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敢于较真碰硬,严格执纪执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切实担负起和履行好专责监督的政治责任。


上一条: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下一条:从梁家河大学问里升华出的精神、价值、使命引领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