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译文:一个人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良关系很大,交朋友必须要慎重。
品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因身居要职,公务繁忙,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亲自言传身教。因此,他经常通过书信教育、勉励子女、兄弟,教他们如何读书、做人。他的家书集,至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感人至深。
朋友,是一个充满温度的词汇。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周华健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人的一生,赋予你生命,给你家庭温暖的是你的亲人;亲人之外,那些常伴你左右,与你分享欢乐喜悦,共同干事创业,一起面对风雨的人,就是你的朋友。
朋友是镜子,他们映照出了你的模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便是什么人,这话一点也不假。现实中,我们总是会选择跟我们三观相合、志趣相投的人做朋友。因此,李白、杜甫相约长安,饮酒赋诗,好不快活;马克思、恩格斯彻夜长谈、精研探索,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社会学家库利曾提出著名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我们与我们的朋友相互映照、互成你我。
朋友是梯子,他们帮助你向上攀登。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如意。颠倒了,需要朋友扶一把;郁闷时,需要朋友来开导;失恋了,需要朋友来安慰。“朋”、“友”在甲骨文中均为象形字,“朋”为货币单位,“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友”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好比老友重逢,双手紧紧相握。这一象形意味,至今看来,依然让人回味无穷。朋友就是那个与你心心相印、共同进步的人,所以朋友像梯子,你扶着我的肩膀,我紧握着你的手,一起迈向明日的山峰。
曾国藩说交友的贤良与否关乎人生的成败,正是说明了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之深。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如何在这个大染缸中“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需要去面对的考验。
交友,要守住底线。党员领导干部身份特殊,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经常会成为一些不良商人的“围猎”对象。不少腐败官员,与不良商人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看似情深义重,说到底还是“权”和“钱”的交换,哪里有什么真情义?终究也躲不过党纪国法的惩处,到头来树倒猢狲散,谁还记得当日兄弟情义?因此,在日常社会交往中,必须时刻牢记“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权力姓公不姓私”,守住秉公用权、廉洁自律这个底线。
交友,要注重品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多与那些品德高尚、孝良贤达的人交往,让朋友的芝兰之香熏沐灵魂、涤荡内心。
交友,要相互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向身边的朋友学习,不仅要学工作方法,更加要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发现自己的朋友有走弯路、犯错误的苗头,要及时纠正制止,关键时候提提醒,做“诤友”而不是“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