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法“公职人员”与刑法“国家工作人员”有何不同
打印

《监察法》基于对公权力监督全覆盖的目的,将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作为监察机关监督、调查的对象。刑法基于对国家工作人员从严规制的刑事政策,将国家工作人员聚焦于从事公务的人员,作为确定职务犯罪具体罪名的依据。因此,《监察法》和刑法规制对象不同,公职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内涵不完全相同。公职人员履行公职的范围要比公务的范围广,因为公务活动的本质是与国家公共事务有关,而公职人员履行公职的范围则没有国家事务的限制。一些非国家性的社会性公共事务,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内集体事务的管理,虽然不能称之为从事公务,但依法属于《监察法》中履行公职的范围。从这一意义上说,公职人员完全包含国家工作人员。公职人员未必都是国家工作人员。由于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均为“履行公职的人员”,而“履行公职的人员”未必全部是“国家工作人员”,监察对象一旦涉罪,就应该进一步甄别其在刑法中的具体身份,进而确定其涉嫌犯罪的具体罪名。例如,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就需要确定该公职人员是否属于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而确定其收受贿赂的行为是受贿罪还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上一条:图解《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⑤ “室组”联动监督的6方面工作
下一条:图解《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④ 派出机关监督检查部门日常联系派驻机构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