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党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对局部执政13年经验的提炼和概括,更是对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大规模群众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延安精神科学内涵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内容,都是对今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规律性表述,对于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然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究竟该如何有效进行或者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什么样的规律性?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能不谈到延安精神。
在延安局部执政的十三年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众所周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形成、创新与发展。延安精神引领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领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引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延安精神从而形成了今天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对于今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则
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然而究竟该如何解决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根本原则。
首先,既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这就决定了“为民”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也是破解当前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危险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1]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深入而广泛的展开并收到实效。
其次,广大大党员干部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善于接受群众尖锐的批评和意见,一些逆耳之言虽然难听,但许多逆耳尖锐的批评却都是满怀爱国爱党之心的。我们的党员干部应当敞开胸怀欢迎这样的批评,因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2]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而改变工作作风,赢得党执政的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属无产阶级理论体系。它以推翻一切剥削阶级为己任,包括资产阶级。它的价值追求指向全人类的解放与幸福。而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谋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诉求必然且当然的内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之内。正因如此,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镌刻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3]“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4]只有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的为人民谋利益,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正是因为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这使得广大老百姓深深热爱共产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如果党员干部缺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就会失去“为民”的信念,而无法“务实”,更无法做到“清廉”。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是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路径
客观地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考核干部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和社会浮躁情绪的不良影响,在一些干部中滋长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讲话稿子他人操刀,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搞调查研究,满足于听虚假汇报、看作秀典型。下面干部投上所好,安排好考查路线,不让老百姓讲真话,报喜不报忧,看好不看差。这样的调查研究很难了解真实的情况,不可能不脱离实际。而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必然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在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构建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和平台。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训。”[5]而开拓创新则是指党在理论研究和宣传过程中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艺术。我们的工作犯不犯错误,其界限也在这里。当着群众还不觉悟的时候,我们要进攻,那是冒险主义。群众不愿干的事,我们硬要领导他们去干,其结果必然是失败。当着群众要求前进的时候,我们不前进,那就是右倾机会主义。”[6]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开拓创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而丧失意义。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党的创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这次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践教育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而解决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所以实践教育活动最终要落实在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清正廉洁之上。因此“清廉”就成为此次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落脚点。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曾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可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80年陈云同志明确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令世人瞩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文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因此,要求全党通过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传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维护党的肌体的健康,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党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012-1013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361页。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004-1005页。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809页。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308页。
[6]《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319-1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