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出处:唐·李世民《诫皇属》
译文:每穿一件衣服,都不要忽视蚕妇饲养的不易;每吃一顿餐饭,都不要忘记农夫耕作的辛苦。
品读:
时光的长河缓缓流过,节俭的训诫永远适合。
纵观历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凡是利欲熏心、奢侈无度者、都很快颓败消亡;凡是勤于修身、俭以养德者,都能够长盛不衰。
在《诫皇属》中,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每穿一件衣服,都不要忽视蚕妇饲养的不易;每吃一顿餐饭,都不要忘记农夫耕作的辛苦。千古一帝尚且如此崇尚节俭,懂得感恩,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我认为,节俭应该体现在时时处处,奉行于方方面面。
在家庭中,节俭有助于激励奋进、改善生活。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总穿着不是长一截、就是短两寸的衣服,跟着家人锄过地、下过田、割过草、晒过麦。那年那月,年迈的爷爷佝偻着身躯,捡起地上撒的每一粒粮食;白发的奶奶眯缝着双眼,做好过冬用的每一件衣服;强健的爸爸在烈日下侍弄庄稼的身影直直地闯入了我的脑海;慈爱的妈妈在油灯前缝补袜子的情形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心中。所以,节俭成了我们一贯遵循的家风。靠着节俭,家里将农村破旧祖宅步步扩建翻新;靠着节俭,父母将我们姐弟三人纷纷送入大学;因为节俭,我们都知道要发奋读书努力工作;因为节俭,我们都拥有了殷实日子幸福生活。时至今日,每每吃顿饭,必力求光盘;每每有旧衣,便设法捐赠。
在单位里,节俭有益于形成凝聚、提升管理。我是一名在乡村执教的老师,上班后,总是把勤俭节约付诸行动,把提升管理贯穿始终。当老师时时要求学生拧紧水笼头而不浪费一滴水时,当我们刻刻提醒学生随手关电源而不空耗一度电时,当我们天天告诉学生保护作业本而不撕毁一张纸时,当我们日日警示学生认真学知识而不虚度一秒钟时,孩子节俭的意识会逐渐养成,班级有效的管理会水到渠成。而当我们想方设法节约时间,就会竭尽全力地提高工作效率;当我们不再吝啬能力作为,就会轻而易举地提高工作水平。当这种行为成为我们的习惯需要、成为理所当然,这时作为教师的自豪感才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感受个人的荣誉感必须和集体同步而行。只要我们一分一厘,集腋成裘,我就不相信溪流不能汇江海,管理不能得提升。
在社会中,节俭有利于正化民风、促进兴盛。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有多少凭借权势谋私利的人虽名车豪宅,却最终夜不能寐、纷纷落马?又有多少依靠双手讨生活的人虽粗茶淡饭,却整日睡梦香甜、日日快乐?当举国提倡节俭,权利服务大众,人性不再贪婪,做事廉洁公正时,民风就充满正气,国家就更加兴盛。
总之,假如人人都以一种勤俭节约的习惯、个个都以一副感恩常乐的心态去对待自家里的琐事,去对待单位上的公事,去对待国家中的诸事,何愁家庭不富足、工作不顺心、国家不兴盛、生活不幸福?
愿我们事事崇尚节俭,时时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