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态度,有心做人

打印

家训: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出处:明朝·朱用纯《朱子治家格言》

译文: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做人如果像以上所说的那些道理去做,那么就近乎成圣贤了。

品读:我还是要好学上进的,多思常虑,善谋擅断。少时至今,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到绮纨之岁,白齿青眉,再到如今的血气方刚,七尺男儿。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需业精于勤,踏踏实实,积极上进。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进学解》中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清初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在其28岁时,其父不幸遇难,不得不担负起侍奉老母,抚育弟妹的责任,颠沛流离,艰苦难度。但他在安定下来后仍不忘潜心修学,教书育人。其一生著作颇多,《朱子治家格言》、《四书讲义》、《困衡录》、《愧讷集》等多有传世,至今为大家耳熟能详。《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名句“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每每读到此句,就犹如品茶一般,喝的是一种心境,沉淀下的是深思。

守分安命,直译是说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咋听起来以为是让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实则不然,断章取义之举。我以为此句的精髓是告知人要有自知之明。《老子》中的名言“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把人的自知称为“贵”,可见自知难得;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不易。由此思己,我深以为然,尤其是两点,一是会说难做,一是不思进取。会说难做是说谈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事来常常束手无策,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一是理论学习不够,二是缺乏实践经历;不思进取是指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缺乏上进。一是坐而论道,眼界、思路窄,二是得过且过,坐井观天。二者追根到底还是是态度问题。知道了原因,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付诸实践,真正的践行好端正态度,踏实工作,服务群众十二字。

顺时听天,直译是说顺从时令,听从天意。秦始皇、拿破仑、曾国藩等一批古今内外名人,他们都是各自时代人们敬佩、热议的焦点。但是时势这种东西,却是可遇而不可求,个人更多的是扬长避短,顺势应世,展现某方面才能,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准备。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需要恒心和决心,需要做一个有心之人。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直译是做人如果像以上所说的那些道理去做,那么就近乎成圣贤了。古人已成圣成贤为人生的座右铭,而对于今人,我以为借鉴更多的是一种不断上进,实现自身价值,共享美好生活的心态。


上一条:67. 领悟修善修德之美
下一条:69.怀敬畏之心,修君子之道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