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出处:北宋·司马光《司马光家训》
译文:积累金钱财富留给子孙后代,子孙后代未必能够守得住;积累收藏有价值的书籍留给后世,后世子孙未必能认真阅读;不如多积累点善德,这样才是为子孙长远的计策谋划。
品读:
即使积攒财富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不争气,可能守不住家业。相反的意思,就是你不积攒财富给子孙,子孙如果争气,他们也能生活得很好。历代圣贤智者大多不主张给子孙攒留大批财物,认为钱粮地产最易助长子孙的骄逸之气,广积财物,是留给子孙灾祸,为子孙做富贵考虑的,十个有九个失败。司马光认为留财给后代是愚蠢之举。清代林则徐更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们都觉得富贵家财容易使子弟养成骄奢淫逸,反而败家,不如德才在身,自会立足人生。
司马光又觉得藏书很多,留给后代,如果子孙不认真读书不爱读书,也是没有用的。相反的意思,如果子孙认真学习阅读留藏的经典书籍,前途是很光明的,诗书继世长嘛。你看,过去读书不容易,现在读书容易了,有九年义务教育。过去买书藏书不容易,现在书店(实体店和网店)里的书琳琅满目,但是好些人还是不爱读书,爱看手机、打游戏、玩电脑、吃喝玩乐。司马光等智者指出,给子孙后代做良好的榜样,多积累点善德,能荫及子孙,给后世子孙增加福报。
著名的例子,北宋的范仲淹年少时就有大志,胸怀家国,心系百姓。后来做了宰相,没把俸禄作为自己和家人的享受,而是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来赡养一族的贫寒。他买苏州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风水先生赞:“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范公想,此屋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让孩子们在此受教,更多人都兴发显贵,岂不更好?!遂即捐出房子作为学堂。他心念群众,周济百姓,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后来,自己的四个儿子,作了宰相公卿,俱道德崇高,平日在家,均着素布衣服。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家用极为节俭。照一般人心理,认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四子皆为公卿,还继承其父精神,舍财救济众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至今已八百年,人才辈出,英杰频现,成为中国名门望族。现当代,给子女良好的教育,自己行善积德、做公益、做善事的人也有,并将精神传于子孙,形成良好家风,家庭昌旺。
积功累德,荫庇子孙,其实这合因果之道,润泽后世,惠及子孙,乃大善行大智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