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劳务输出大省,2019年全省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623.1万人,春节返乡农民工257.8万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使返乡农民工返岗复工较往年延迟1个多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刚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如不及时返岗复工,将面临返贫风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纪委工作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监督,另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监督,督促人社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及时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调整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农民工返岗复工进程。截至4月1日,返乡农民工全部实现返岗复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次通报表扬我省“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工作,在3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省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快速响应 优先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陕西省于1月25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省人社厅按照“防输入防扩散、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的要求,及时取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季人才招聘会等现场活动,暂停或暂缓所有面对面服务事项办理,全部转为线上服务,减少人员聚集和密切接触。面对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的用工缺口,建立24小时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结合人社部工作要求,帮助177家企业招用纺织、包装、缝纫等岗位工人4929人。2月8日起,陕西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实施返岗复工服务五项措施,春节返乡农民工陆续返岗复工。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人员自由流动受限,返岗复工进程缓慢,到2月20日,农民工返岗率仅13.6%。
精准施策 “点对点、一站式”加速农民工返岗复工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导下,陕西省人社厅制定实施农民工返岗复工帮扶计划,与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铁路等部门成立协调小组,全面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工作,提出3月底前返乡农民工返岗复工率达到95%以上。计划实施以来,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多部门通力协作,大喇叭喊防疫、促复工,帮助农民工克服疫情恐慌心理、观望心态。依托苏陕扶贫协作等省际协作平台,组织输出地与输入地县对县、县对企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对接。对有集中输出需求的,组织农民工村镇集合、县市集中,采取县区包车、市包车厢、省上协调包机包专列方式,每日编制“点对点”运送计划,保障农民工“出家门”“进厂门”。对有集中接人需求的,主动联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来陕定点接人,对接保障健康互认、运输路线、安全防护和生活便利。对自行外出的跨省返岗农民工由就业资金补贴交通费。经过3月1日、6日、15日三次加速,截至4月3日,全省返乡农民工全部安全顺利返岗复工,其中通过包专机10架次、专列27列、专车4115辆,运送农民工11.28万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相继作了报道。
强化监督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链条从省到村、推进速度快,存在农民工身体健康、运送安全保障、就业资金使用等多个风险隐患点。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按照中省纪委关于复工复产监督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政治监督,督促省人社厅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活力。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减负稳岗”行动,截至4月15日,全省已减免企业社保费38.63亿元,其中为中小企业减免25.19亿元,占65.2%。加强日常监督,驻厅纪检监察组会同人社厅,组成5个调研督导组,分赴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等劳务输出大市进行实地调研督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同时对做好外出农民工疫情防控、加强交通运输安全、规范使用就业资金等实行全程监督指导,及时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建立举报绿色通道,健全问题即时反馈和线索快查快结机制,对落实复工复产政策不力、服务“走过场”“作秀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坚决纠治。目前,陕西在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没有收到任何中小企业或农民工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线索。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积极向好和复工复产进度加快,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监督走深走细走实,以监督工作实际成效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面胜利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