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及直属单位科以上干部大会,正式启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应用风险管理理论的方法,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行政效能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要求,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进行防控。范围涉及履行行政审批、行政监督、行政处罚、技术审评、检验检测、认证等职责及具有行政管理、党务管理职能的各岗位和人员。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探索从源头防治腐败,有效监控权力运行的制度创新,是构建有食品药品监管特色的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
张蔚组长在动员会上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翔实的部署,要求全局利用年前这一段时间,采取自查自找、处室评议、征求行业内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分层次对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排查。重点查找单位、部门人财物管理、行政审批、审评认证、行政执法、技术检验等工作中,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监督制约等方面的风险点;领导班子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风险点;系统内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履行职责、开展业务、社会交往、处理个人重要事项等方面的风险点。凡属权力运行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曾经出现过违纪违法问题的岗位,以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岗位,必须排查。同时,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制定防控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办法、勤政廉政承诺。切实做到“三全三准”,即参加人员要全、覆盖事项要全、涉及职责要全;对工作现状分析要准、对风险界定要准、防范风险的措施要准,确保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
李荣杰局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完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是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他强调,要克服三种认识上的误区,一是 “忽视”思想,认为风险防控是领导岗位、权力岗位的事,自己无职无权,没有风险。二是“抵触”心态,认为查找风险就是“交代问题”、“曝丑”。 三是“畏难”情绪,认为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抓起来耗时耗力有难度。应当看到,查找风险是为了防控和制止不廉洁行为,对岗不对人,对事不对人,不必有思想包袱。,查找风险、梳理制度、监控处置,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内容,也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内在要求。要把开展风险防控作为改进和加强监管工作的有利契机,按照“梳、查、评、审”,即梳理职责、深入自查、集体评查、审定公示四个步骤,下真功、用实功抓到位,以此不断推进内部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省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