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示范区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讲话并宣布开幕。 本报记者 母家亮摄
本报讯 (记者 陈玮 孙鹏)10月25日,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示范区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讲话并宣布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致辞。省长赵刚主持开幕式。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出席。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奥列格·科佩洛夫、巴基斯坦科学与技术部科学基金会主席穆罕默德·阿克马尔致辞。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志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候选人迪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刘世恩,省领导王海鹏、李晓英、李钧、武文罡、李兴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黄思光出席开幕式。
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副部长阿赫马德佐达·巴赫罗姆衷,伊朗农业部副部长兼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组织主席古拉姆雷扎·古尔穆罕默迪,柬埔寨商务部国务秘书、副部长欧克帕奇,柬埔寨工业、科技和创新部国务秘书帕克萨里,莫桑比克总统府中央改革与战略项目办公室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与教育项目执行秘书纳宾德,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萨义德佐达·佐希尔,巴林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谢胡,白俄罗斯驻华大使亚历山大·切尔维亚科夫,印度尼西亚司法部知识产权总司总司长拉兹路,印度尼西亚司法部秘书长尼科·阿芬塔等外国嘉宾出席开幕式。
朱永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刚刚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和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能、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支撑。
朱永新表示,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赋能、科技引领、人才为本、装备支撑、开放合作。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要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技术攻关,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搭建农业领域相关人才成长的空间和平台;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积极引导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要深入推进双多边农业经贸和科技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农业领域民间交流,合力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在互利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
赵一德指出,杨凌农高会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服务“三农”的办会宗旨,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放中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推广、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平台。本届杨凌农高会继续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持续聚焦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必将更加有效促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农业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力。陕西愿以本次展会为契机,与各方进一步深化创新协同、产业互动、市场共建,积极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携手做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文章。
开幕式上,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李小军发布《2025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杨维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叶兴庆,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方,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宇辉发表演讲。国家有关部委,部分省(区、市)政府代表,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商协会、企业代表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前,与会领导参观了部分展馆。
本届农高会突出市场化办会理念,由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杨凌会展集团主办,设置了展览展示和会议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展览展示方面,分为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4个板块,全面展示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在核心种源、农机装备、农业节水、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会议活动方面,围绕会议论坛、成果发布、投资贸易、赛事评奖板块,将举办2025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2025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发展论坛、2025乡村振兴论坛、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等25项重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