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名第三批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的决定
打印

为推动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省纪委先后于2010年、2012年命名了21个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去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创建了一批新的廉政教育基地。为切实发挥教育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经过逐级申报、实地考察、研究评审,决定命名碑林廉政教育基地、韩城市司马迁祠、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旬阳县红军镇廉政教育基地为第三批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平利县龙头村为陕西省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的宝贵资源和有利条件,组织开展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活动和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管理意见》、《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挖掘潜力、完善设施、充实内容、健全制度,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布展水平,不断增强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其真正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广大群众培养廉洁意识、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场所,以此带动全省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3年10月25日

附:

第三批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简介

 

1、碑林廉政教育基地

碑林廉政教育基地依托碑林博物馆而建,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碑林博物馆是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4900平米,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碑林博物馆蕴含孝治思想、民本思想、公廉思想、修身思想、勤俭思想等丰富而深刻的古代廉政文化思想。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碑林博物馆与50余所大中小学签订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院校共建社会实践”等协议,每年组织开展300多批次各类文化活动,年均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

2、韩城市司马迁祠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芝川镇东南一高岗上,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历数家司马迁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近几年,司马迁祠结合创建国家4A级景区目标,突出廉政教育内容,在原有文物古建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 “史圣司马迁、十二本纪景观园、史记故事展、格言警句展及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纪念碑”等五个专题展馆(区)。2010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次,并保持10%的年增长率,成为人们接受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廉政教育的基地。

3、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

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绥德城内疏属山前沿山顶,是在原三五九旅绥德警备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性纪念馆,2011年投资2000万元建成。纪念馆占地6500平方米,展线长100米,展出图片1076张,文物326件。展区包括绥德四师和李子洲、绥德警备区和王震、绥德分区和习仲勋、绥德抗大总校和何长工四大板块内容,介绍了绥德县从1924年至1948年的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建成以来,已先后接待10多万人次参观学习。

4、旬阳县红军镇廉政教育基地

红军镇位于安康市旬阳县,曾是红二十五军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解放后因此得名,也是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镇。“红军纪念馆”建于1977年,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等。2007年,旬阳县委、县政府投资1500余万元,依托“红军纪念馆”修建了红军纪念馆新园区,建设用地58亩,生态保护区40公顷,通过纪念性建筑建设、实物展示、场景再现等方式展示了红25军的活动历史和坚持群众路线、自强不息、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2011年开馆以来,共开展各类祭奠和廉政教育活动130余场次,接待省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

5、平利县龙头村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基地

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距县城5公里,毗邻古仙湖风景区,是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龙头村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景区和场馆面积达3平方公里,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敬老模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乡镇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龙头村旅游景区通过“仿古一条街、休闲广场、农耕文化馆、生态茶园、龙头村社区、清风廊、文化会所、肖家大院”等八个板块的展示,通过组织廉政文化笔会和文艺汇演、锣鼓、秧歌等廉政文化活动,将廉政文化与女娲、农耕、茶、美丽乡村和传统文化相融合,使游客和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教育和熏陶。2010年以来,每年接待人数近20万,2012年达到24.87万人。


上一条:陕西省委巡视组今年第二期巡视启动
下一条:《陕西反腐倡廉“制度群”多维解读》荣获“2013年度宣传陕西优秀作品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