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围绕富民工程加强审计监督 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于民生
打印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启动一批事关民生的富民工程,这些重点项目建设涉及资金量大,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对此,陕西省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富民工程,积极履行审计职能,加强过程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特别是公共资金廉洁、高效、安全使用。

 

    一是加强对财政支出、政府投资和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加大对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揭露和反映力度,及时发现揭露各级政府、部门在国家资金管理和使用以及经济领域中存在的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对审计情况进行深层次综合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向政府提交情况翔实、建议明确的审计报告,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审计在预防、揭露、查错纠弊等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方面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促进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是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在10个省级部门进行试点,年初做好预算,除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年内不再追加,并不断完善总结经验,2-3年在省级机关全面推开,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那些截留隐瞒,或者是挤占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对公务接待、出国境费用、公车购买等,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零增长。加大审计力度,严查预算资金胡花乱支、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防止财政风险和腐败行为发生,促进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三是加强关系民生重点行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加大对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就业再就业、教育卫生等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看好老百姓的“救命钱”。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河流流域治理专项资金的审计,加强对高校教育经费、“三农”资金的审计,保证公共投入全部用在群众身上。

 

    四是加强对重大建设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的审计。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对高速公路、灾后重建、利用外资、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西安世园会建设、渭河治理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全程跟踪审计,着重监督核查有关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管理是否到位;揭示和查处项目招投标不规范、挤占挪用建设资金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有无因决策失误和重复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注重揭示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促进管好用好各项建设资金。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制造加工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的审计,注重与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节能减排专项审计相结合,揭示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和查处因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五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要求,在继续深化和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扩大对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在每个市推行县(市、区)委书记和县长经济责任的一并审计工作,积极开展市厅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改进审计方法,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市县财政收支审计相结合,不断加大任中审计比例。  

 

    六是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重视发挥审计工作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在每个项目的审计中,对发现的案件线索紧抓不放,一查到底;对违反党纪、政纪、法纪的领导干部和责任人员,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绝不姑息。

 

文章来源:综合处


上一条: 陕西“三个全覆盖”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下一条: 省级七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春季教育收费检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