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纪委积极推进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制度体系,实现了工作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的明显转变,提高了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营造宽松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围绕强化信访举报责任推进制度创新。针对少数领导干部信访责任意识不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问题,在县乡两级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将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受理范围、办理程序公布于众,来访群众自主选择接访领导,被点名领导一经接访就负责到底,包协调、包督办、包查处。截至目前,接访领导37243人(次),受理问题32682件(次),办结率达86.5%。针对基层信访问题解决不力,重复访、越级访居高不下等问题,推行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度,明确初次接访者的处置责任,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立即接办;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及时转办、交办和督办,全程跟踪办理。提高了信访问题一次办结率,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越级访、集体访和重复访的发生。
——围绕规范信访举报管理推进制度创新。针对网络举报逐年攀升、管理无序等问题,推行纪检监察网络举报管理制度,对网络举报受理、办理、奖惩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划清相关部门职责权限和责任,使网络举报工作更加规范有效。为了防止重要案件线索流失,提高案件线索利用率,推行案件线索四级联动排查制度,省市县乡四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动,集中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严从快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截至目前,共排查案件线索5329件,立案3366件,党政纪处分3606人。针对信访举报件多头办理、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推行信访举报件归口办理制度,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统一信访件办理工作流程,由信访举报部门统一受理、登记、分流、分析、转办和管理,使信访件办理更加规范有序。
——围绕丰富信访办理方式推进制度创新。针对涉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久拖不决、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邀请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参与听证、调解和评判,促使信访问题公开公平公正、依纪依法处理,信访当事人息诉罢访。针对匿名举报线索真假难辨、成案率低等问题,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与举报人签订“双向承诺书”,打消举报人的思想顾虑,对实名举报件优先办理,对查实的举报件,给予最高2万元奖励,有效提高了信访举报的查实率和成案率。针对乡镇纪委办案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推行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将同一县(市、区)内的乡镇纪委划分为若干协作区,由县级纪委统一调配办案力量,实行联片联查,突破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两年来,全省1581个乡镇建立协作区463个,查办信访举报案件673件,处分286人。
——围绕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制度创新。针对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基层群众反映问题成本较高的问题,推行民情直通车制度,在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配备流动办访车,采取跟集赶会,走村入户等方式,现场受理群众举报,直接办理信访问题。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29500多人次,受理群众举报4752件次。针对一些基层单位情况复杂、矛盾相对集中等问题,推行民情恳谈会制度,定期召开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做到干部问事、群众说事、民主议事、限期办事,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了信访问题的发生。目前,共召开民情恳谈会5290多场次,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6256件,为群众办实事4238件。
文章来源:宣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