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打印

2012年,我省按照中央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继续加快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步伐,积极推进信息的规范公开和综合应用,建立健全信息公开长效机制,至12月中旬全省建立项目信息公开专栏237个,公开信息678140条,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持续加大项目信息和信用公开力度

2012年我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加速推进。在省级层面,省发改委、住建厅、交通厅、国土厅、环保厅、公安厅、教育厅、水利厅、卫生厅、国资委等省直部门全部参与信息公开,项目信息公开范围覆盖项目的审批、管理、验收全过程,省直部门共公开582120条信息。在市级层面,全省11个市(区)及市直146个部门均在各自的门户网站,全部建立了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53000 条。在县级层面,全省107个县(区)均有门户网站,全部参加了信息公开工作,发布信息43020 条。

二、稳步推进省级信息检索平台建设

扎实开展了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综合检索平台建设个工作。该平台的建成将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项目信息综合检索和快速定位信息获取服务,实现以项目工程、从业单位和人员为主线的多维度信息全面综合检索,并将与国家级检索平台互联互通,使我省工程建设项目信息资源纳入全国共建共享体系。目前,该平台建设的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信息化资金已落实,合同签订及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三、深入应用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我省有关部门和市(区)建立了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将公开的信用信息运用于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审批、评优评奖等各个环节,从而不断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省住建厅建成的建设行业企业信用档案和信息发布平台汇集了8000多家建设企业的信用档案信息,对全省60家房地产企业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进行了集中处理,通报了38家房地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质量安全生产不达标的44家企业下发了停工整改通知书,将3家违规企业清理出陕西省建筑市场。省工信厅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招标投标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了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方当事人的信用档案446条,并运用公开的信用信息及信用记录库信息,对于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及个人,坚决取消其招标代理资质及评优评奖资格,净化了室内装饰装修市场。西安市地铁办发布单位不良信息2次,个人不良信息6人次,对于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限制其在地铁项目招标的投标行为。

四、全面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我省有关部门和行业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信用系统,失信惩戒制度,守信激励制度。省发改委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失信投诉系统、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共平台、招投标信用信息系统和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等信用管理系统,建立了全省招标投标当事人及从业人员相关信用信息及违法违规信息库。省交通运输厅在全行业推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阳光工程”,明确了信用等级评价方式、黑名单制度和奖优罚劣机制,开发了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的“阳光工程网”。省信用管理办公室在进一步完善我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了工商、国税、地税、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的企业基础信用信息共享工作。


上一条:省纪委省监察厅:推行目标责任考核 创新反腐倡廉建设
下一条:省纪委省监察厅召开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