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延安
———中央纪委、监察部局级干部第2期集中培训班剪影
一辆西去的列车,车窗内灯光通明。
7月19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42名局级干部,登上北京直达延安的特快列车,前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参加委部机关局级干部集中培训班。这是机关对全体局级干部分5期轮训计划中的第2期。
到延安学习,是大家向往已久的,一颗颗心充盈着朝圣般虔诚的情愫,早已飞向革命的圣地,那精神的家园。
梦里几回到延安
多么熟悉的延安,这是梦里的延安,心中的延安!
巍巍宝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滚滚延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小小窑洞,成熟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延安啊,你的山山水水,都铭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谁的眼前不曾千百遍地浮现你那亲切的身影,谁在梦中不曾一次次扑入你温暖的怀抱。学员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人贺敬之那首著名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如今的延安,宝塔依旧,却已找不见黄土地的身影,山山岭岭都披上了苍翠欲滴的绿装;延水如昔,而河上架起的一座座桥梁,已使两岸成通途;窑洞虽在,却已是美观实用的砖石结构,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延安,要用眼观察,更要用心体会、用头脑思考。走进延安干部学院,所有的局级干部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学员;抱定一个共同的决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继承并弘扬革命传统,使自己在这座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大熔炉中再淬一次火、再加一次钢。
对于这42名同志来说,角色的转换是那样自然,那样自觉。从刚下了火车的那个时候起,全体学员就全身心地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学员中有三分之一已年近六旬,但他们个个精神饱满,孜孜不倦的劲头就如青年。培训期间,有几位同志患了感冒,也有的高血压病情加重,但他们悄悄地吃过药后,始终坚持上课。
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自始至终。每天紧张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到深夜,大家仍在认真研读领袖著作,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学员宿舍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很晚。
7月22日,中央纪委副书记马馼同志赴延安,代表吴官正、何勇同志看望了大家。在延期间,她冒着酷暑,和学员一起到南泥湾旧址参加现场教学。她的到来,使培训班全体学员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学习热情更为高涨。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委部领导的殷切期望,坚决完成好培训任务,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延安精神撼心灵
延安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培训班通过课堂讲授和在革命旧址开展生动的现场教学,引领学员鲜活地体验了历史,感悟了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跳出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历史周期率?”讨论中,学员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归纳点评……这是培训班的一堂案例研讨课。在思想激荡中,在观点碰撞中,在精神共鸣中,学员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
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泥湾……寻着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足迹一路走来,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和老师画龙点睛的讲述,把学员们带回当年。走入毛泽东初到延安居住的窑洞,仿佛又见到毛泽东日夜起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的身影,感受到思想之火熊熊燃烧;看着眼前只尺见方的小炕桌,回想着伟人伏案疾书《沁园春·雪》的情境,又一次感受到伟大词篇中体现出的磅礴气势;面对着崖畔上朴素无华的演讲台,党的领袖阐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声音又似乎在耳畔响起,仍能感觉到字字千钧的分量……在现场讲解中了解革命史实、缅怀革命先辈业绩,学员们边听、边看、边想,时时进入深深的沉思中。
吊着长的西瓜、辣椒,大棚种植的西红柿、芹菜……新兴的棚栽业让老区的农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对安塞县棚栽业的调查,是社会实践课的内容,学员们加深了对民情国情的了解。
……
延安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对延安精神的概括,指引着学员们对延安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由于培训班现场教学点多、线路长,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又正值酷暑季节,对那些年龄大、身体不好的同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长途走路中没有一个人掉队,上课学习没有一个人迟到早退。在历时8天的学习中,全体学员精神饱满、纪律严明,展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圣地起步初上路
延安,对于委部机关第三批竞争上岗的10名副局级干部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他们的任职决定是在这里宣布的,他们的任职谈话是在这里进行的,他们的岗前培训是在这里完成的。
7月24日晚,刚刚结束一整天紧张的现场教学活动的10名新任职的同志仍然精神抖擞,在这里,他们认真聆听了马馼同志同他们的集体谈话。马馼同志指出:“让大家到延安进行岗前培训,并在革命圣地宣布任职决定,体现出委部领导对竞争上岗工作的重视和对同志们的关心与期望。要通过在延安的岗前培训,进一步深入学习革命传统,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马馼同志特别强调:“新的领导职务是对大家新的考验。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胆工作,积极履行职责;谦虚谨慎,力戒骄傲自满;廉洁自律,牢固树立防腐倡廉、拒腐防变意识,在新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马馼同志的话语重心长。只有到了延安,才更体会到这些话的分量;只有到了延安,才更体会到委部领导如此安排的深意和苦心。从革命圣地迈出走上领导岗位的第一步,使这些同志感受到巨大的鼓舞、有力的鞭策。他们向马馼同志汇报了学习体会和收获,畅谈了上岗后的打算,决心在新的岗位上虚心学习、扎实工作、多做贡献。
重温誓言铸新篇
在延期间,每时每刻,学员们的心灵都受到震撼,精神都经受洗礼,思想都得到升华。回顾历史,对延安精神的感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对肩负责任的理解,对履行职责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都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站在当年毛泽东与儿子岸英合影的窑洞前,再次聆听他送留苏归国的爱子上“劳动大学”、为革命失去六位亲人的往事,学员们落下了热泪: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有什么不能割舍、不能奉献?面对现实的种种诱惑,应该怎样管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聆听着刘少奇在整风运动中严格自律的往事,重读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学员们掩卷沉思:共产党人应该怎样要求自己,永葆先进?应该怎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回忆着朱德带头勤俭节约,并提出“屯田政策”,从而创造了南泥湾塞外江南的奇迹,学员们更在思考:环境改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何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应该怎样将其发扬光大?
凝望着镌刻“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石碑,学员们陷入深思: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应该怎样忠实践行“三个代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回顾抗大的辉煌业绩,高唱着激情澎湃的抗大校歌,学员们感触良多:自己是否具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与本领?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本领,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当好党的忠诚卫士?
……
深沉的思考,化作铮铮誓言。在曾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宝塔山上,在飘舞的鲜红的党旗下,全体学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重温入党誓词。这庄严的仪式,表达了党的儿女立志学习、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展现的是纪检监察干部奋发有为的火热情怀。
今天的学习经历,必将是明天的工作动力;今天的延安体验,必将是明天的精神指南;今天党旗下的忠诚誓言,必将在明天征程中坚定践履。
延河水为鉴!宝塔山作证!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