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论党性
打印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怎样加强党性修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

——《在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4年12月16日)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

——在二〇二二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22年3月1日),《人民日报》2022年3月2日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我父亲讲过,“我们党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2021年9月1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3期

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

——《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29日)

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2015年12月28日、29日)

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

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以为把眼前存在的作风问题从面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

——《领导干部要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2013年8月31日)

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强党性,就是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4月3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9期

我们共产党人开展自我批评,根本动力来自党性,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在二〇二一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21年3月1日),《人民日报》2021年3月2日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8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11日

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讲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党的高级干部必须政治过硬》(2018年1月5日)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7日

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2016年12月26日、27日)

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经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

——《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2月5日)

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2016年1月12日)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作风》(2014年3月9日)

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2025年7月7日、8日),《人民日报》2025年7月9日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2025年7月1日

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24年12月26日、27日),《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8日

必须抓好思想建设这个基础,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转化为自觉行动。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2024年6月27日),《求是》杂志2025年第4期

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2024年1月8日),《人民日报》2024年1月9日

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线砥砺品格操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各种风险挑战中筑牢坚强屏障。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2023年1月9日),《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2021年11月11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1期

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2021年9月1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3期

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以坚强党性取信于民、引领群众。

——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2021年7月21日-23日),《人民日报》2021年7月24日

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2020年1月13日),《人民日报》2020年1月14日

要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2019年6月24日),《求是》杂志2019年第15期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上一条: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下一条: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印发全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