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交汇点上,将宏伟蓝图绘到底
从五年规划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要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呼之欲出。
从“一五”计划到“十五五”规划,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记录了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积累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五年规划是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方向和目标,规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指标。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国通过实施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五年规划编制实施,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题一以贯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始终锚定实现现代化这个目标接续奋进,确保了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
“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推动我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六五”计划、“七五”计划推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八五”计划、“九五”计划推动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规划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仍然是关键词。
整体谋划全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五年规划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制定,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基础性。因而,必须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统筹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全面和重点、经济和社会、战略和战术,平衡各地区、各领域、各方面的关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筹谋,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任务扎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编制本地区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层层加码。要坚持和完善规划有效实施的机制,完善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提高规划执行力和落实力。”
规划一经确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为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任务落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任务分解方案,各部门、各地区出台相应政策、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程项目、采取必要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进行期中检查,计划期满后再加以总结,抓好战略规划落地落实。
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新中国奋进史。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探索,中国之治有了更加成熟定型的样貌:远景目标锚定方向,五年规划压茬推进,年度计划滚动落实,把宏阔战略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量化的“施工表”“任务图”。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稳步前行。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十四五”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亮眼表现背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五年规划治理这个超大型国家的自信从容。
当前,制定发展规划成为许多国家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已有约134个国家拥有各种形式的国家发展规划,覆盖全球约80%的人口。然而,并非各国规划都能得到有效执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放眼全球,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政党、哪个国家政府能够像我们这样,科学制定每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一起奋斗。
五年规划,充分彰显党的领导这一显著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能够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党的创新理论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指引规划制定和实施从而有效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制定实施五年规划的科学指南。
理论引领规划,规划指导实践。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国探索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的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同行动。
五年规划,充分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
五年前,关注养老问题的网友“云帆”提出的“互助性养老”建议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在我国五年计划和规划编制史上,这是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短短两周,超过百万条建言从四面八方汇聚,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直通中南海。
从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界代表,从地方干部到乡村教师、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为制定好规划建议,2020年7月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同各方面代表面对面,从人民中汲取智慧。
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这是民意充分表达的过程,也是社会共识凝聚的过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年规划,充分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南粮北运、东数西算……“东”“西”协力,“南”“北”齐心,我们能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攻克一个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贯穿始终。以五年规划中一个个具体目标为牵引,调动各单位各系统各层级资源和力量,各司其职、分解落实,同步推进、形成合力。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擘画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回顾这五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跃升;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发展格局构建蹄疾步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稳健,美丽中国铺展新画卷;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安全基础持续夯实,风险防线不断筑牢……“十四五”时期,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党的二十大明确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时点的精准研判,让世界看到了这个百年大党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向前进的决心。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展望“十五五”,我国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读懂五年规划,也就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五年,过往的生动实践留下诸多启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起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
大国发展,经纬万端;复兴长卷,纲维有序。在一个又一个五年里,中国共产党以时间为纸、山河为砚,始终立足全局、着眼战略、心系人民,注重把短期目标与百年宏图贯通,让发展方向与初心使命相融。
“十五五”谋篇蓄势,蓝图又将起笔。那方寸留白,正是民族复兴下一处惊涛拍岸的伏笔;那遒劲线条,必将以人民为原点,继续铺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