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灞桥区创新工作思路,专门成立了区纪委监察局工程监督室,重点对工程领域进行监督,以规范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推进源头防腐,为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廉洁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收到良好效果。
2009年以前,区纪委每年都收到许多企业投诉,自工程监督室成立以后,由于对重点项目全程跟踪监督,一年多来,工程监督室采取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方式,对项目单位、政府各职能部门进行督查30余次。全区重大项目呈现廉洁、高效、平稳的发展态势。工程监督室采用提前介入、跟踪监督、适时纠错、建章立制等办法,使我区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出现了“四少三零”的可喜现象,即: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少了、超概算投资少了、受处理干部职工少了,工程建设类企业投诉为零、群体性事件为零、劣质建设工程为零。
工程监督室的主要做法: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赋予纪检监察新职能。2009年12月,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在纪委监察局内部增设工程监督室,主要有四项监督职能:一是负责全区工程建设规划、项目招投标、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审批程序监督和制度执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监督建设各方贯彻执行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情况;三是监督检查项目单位是否建立并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四是参与工程从业单位资质、资信的审查监督以及对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工程项目中行政行为的效能监察。
二是创新监督形式,建立联网式工程监管机制。工程监督室设立之后,确立了纵向检查工程运行关键环节、横向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纵横交织的监督检查思路,并将监督机构延伸至项目建设第一线,在全区重点项目单位指定项目联络员,要求从纪检监察角度如实上报工程项目进度、程序审查情况、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点、线、面和宏观指导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工作格局。2010年共参与对投标单位资格预审考察8次,招投标现场实际监督15次,评标专家现场抽取15次,评标过程全程监督1次,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6次,工程变更专家评审会1次。2011年第一季度,工程监督室已参与对投标单位资格预审考察5次,招投标现场实际监督11次,评标专家现场抽取11次,工程变更专家评审会1次,项目竣工验收3次,民生类项目专项检查1次,有效保护了投标单位利益及政府资金安全。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不主动、不积极的项目单位,工程监督室制定了《工程领域项目管理督办单》,规定办结时限,要求项目单位上报承办负责人,如果逾期或延期,先口头警报一次,五个工作日之后,如仍未任何说明或整改,则在全区通报。在此期间如有项目单位负责人无任何合理解释及情况说明,则按行政不作为有关规定做出处理。2010年以来,共给7家项目单位下发《督办单》34份,督办中,4家项目单位在收到督办单后于当日对有关存在问题进行情况说明,2家项目单位次日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落实,剩余一家项目单位也于5天办结时限之内上报存在的问题与整改进度。
四是完善工作制度,搭建项目监督框架。工程监督室不断健全完善工程领域专项监管的制度建设,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等关键环节制订了《四部门联合审签制度》,《灞桥区政府投资一千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全程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在各街道、区级有关部门中,涉及工程项目资金拨付、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制订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度》。同时,我们还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工程建设廉政合同制度》、《工程跟踪监督制度》、《月报制度》、《建设工程情况通报制度》、《建设工程监管结果公开制度》等,有效地遏制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贿赂行为,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第二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