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纪委多措并举强化派驻(派出)监督工作
打印

西安市未央区纪委把加强派驻(派出)机构建设作为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进了派驻机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一是抓制度管理,严格工作纪律。未央区纪委及时出台了《派驻(派出)机构管理制度(试行)》,内容包括履行监督职责办法、请示报告制度、公文处理办法、印章管理办法、请休假和外出报备制度等五项管理制度,严格了工作程序、业务流程和纪律要求,切实推进派驻机构管理规范化。二是抓培训学习,提升理论素质。今年3月,区纪委在西安文理学院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10个街道纪工委、9个派驻纪检组全体干部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上半年还选派了8名纪检干部参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中纪委北戴河培训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不断强化纪检干部理论素质的提升。三是抓“上挂下派”,提升业务水平。区纪委有批次的组织5名派驻机构纪检干部到区纪委跟班学习,另选派6名干部到市纪委以案代培,提升办案能力。区纪委纪检监察室干部经常性深入基层,对案件的初核、立案、调查取证等实地进行指导,手把手的帮助派驻机构纪检干部掌握办案要求,拓宽办案思路,提高办案效率。

二、压实两个责任,推动作风建设。一是层层传导压力,落实两个责任。未央区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全年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派驻(派出)机构;实行“两个责任”承诺制度,按照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链条,由各部门党组织和各派驻(派出)机构负责人向组织作出承诺;各派驻机构及时督促指导驻在单位党组织及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督促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召开了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二是多策并举,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结合全区开展的“学党章、守纪律”深化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要求,全区各派驻(派出)机构不定期的到各街道、各部门开展监督检查。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数6件,处理20人,其中党政纪处分11人,其他形式处理9人。各派驻(派出)机构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采取多种形式驰而不息的抓好监督部门的作风建设。如区纪委派驻第一纪检组精心设计了廉政心理测试题,在16个归口监督单位80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政心理测试,对测试不及格的8名同志进行了“心廉心”谈心谈话;辛家庙街道纪工委启动了《准则》《条例》巡回宣讲,由纪工委书记主讲,在街道机关及辖区13个村、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回宣讲;草滩街道纪工委对街道16名新提拔以及轮岗的科级干部,逐一进行了廉政提醒谈话,并作了具体具体要求。

三、突出工作重点,严查基层腐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未央区纪委突出工作重点,聚焦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充分发挥派驻(派出)机构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成立了查处“微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捆绑式包抓制,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抓1个街道和1个纪检组,督促指导各派驻机构开展监督执纪工作;完善了协作区办案机制,将10个街道纪工委、9个纪检组、机关3个纪检监察室整合编组东西两个办案协作区,形成了查处“微腐败”的整体合力。二是畅通举报途径,广泛发掘线索。未央区纪委在全区范围开展“随手拍”活动,鼓励广大群众通过“长乐未央”微信平台举报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派驻机构瞄准基层站、科、所、队和农村、社区,广泛开展对低保、涉农资金、集体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专项检查和排查,不断发掘问题线索。如张家堡街道纪工委在办理群众网络举报某社区社会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发现一起本应当发给社区困难户的爱心购物卡,却发放给了社区干部的违纪线索,并立即开展调查,一举查处了一案4人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上半年,全区共初核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3件,立案30件,结案30件,党政纪处分45人,组织处理2人。三是强化纪律审查,严查腐败问题。区纪委通过一个月召开一次派驻机构纪律审查专题推进会的形式把纪律审查责任压实到人,要求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聚焦主业,亲自办案,进一步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着力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街道纪工委上半年均达到执纪审查数及查处“微腐败”数双清零。上半年,全区共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64件,立案67件(各纪工委、纪检组立案查处36件),结案59件,党政纪处分59人,其中立案查处处级干部3人。


上一条:西安做好电视问政“后半篇文章” 台上“扫面子” 台下“挨板子”
下一条:莲湖:约谈查处“微腐败”排名靠后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