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陵县不断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按照“联人、联网、联业务”的模式,组建了县党政服务中心,全县10个乡镇都建成了统筹城乡便民服务中心,8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较好地服务了高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建设县级党政服务中心,打造便民“服务超市”。高陵县党政服务中心自200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坚持“便民、高效、廉洁、务实”服务宗旨,严格执行“设施酒店化、管理企业化、服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阳光”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中心目前共进驻党政部门37个,服务项目208项,设置服务窗口68个。其中行政许可项目131项、非行政许可项目20项、服务类项目57个。中心按照“一厅式”办公、“一门”受理、“一个平台”收费、“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实行“六制式”“十二公开”的办事制度,推行“保姆式”服务等理念,提供“三零”式服务(服务质量零投诉,服务过程零干扰,服务对象零差别)。县党政服务中心还将党组织关系接转、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及工会、妇联等惠及群众的党务服务也纳入集中便民服务的范畴,此举在全省属首创。此外,为方便园区企业办事,在姬家管委会建立了县党政服务中心服务企业代办点,为企业提供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咨询、业务受理审批等服务代理事项。截止目前,高陵党政服务中心累计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4万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中心的运行使各部门办事时限仅为原来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被群众誉为“省时、省心、省力的党政服务超市”!
延伸便民服务工作触角,打造“零距离”政务服务体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发展思路,高陵县逐步建立起纵向以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党政服务体系。一是构建服务框架。目前,全县10个乡镇(管委会)已全部建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8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站全覆盖,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二是整合服务资源。中心坚持“应进则进”的原则,各乡镇将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项目,整体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村级便民服务站办事项目推行“5+X”,包括证照代办、咨询服务、公益事业、致富发展、民事纠纷调解等五大类,各村还将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有特色的服务事项纳入服务站统一办理。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参照县党政服务中心的制度规范,乡镇和村级服务网络建立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为民服务代办制、岗位责任制、登记交接制、限时办结制、工作人员值班制、责任追究制等八项制度。四是推行规范化运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实行“一站式”办公机制及大厅式建设模式,在建设标准上,全部达到“九有”标准;村级便民服务站全部达到“十个一”建设标准,即:有一块牌子、一间办公室、一台电脑和打印机、一套办公桌椅、一个档案柜、一部电话、一名工作人员、一个投诉意见箱、一套服务台账、一套图板(包括组织机构、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办事流程)。目前,乡镇和村级服务体系已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5万余件,办结率100%,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实现了群众不出村、不出乡镇、不出服务点就可以有效办结民政救济、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事项,较好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源头治腐。
开通政务服务媒体栏目,打造便民服务24小时“直通车”。 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网络建设,高陵县着力打造“虚拟”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信息服务。一是在高陵政府门户网站为全县各乡镇和部门设置了统一的公开目录,公开民政、计生、新合疗等各类信息4000多条,梳理业务事项600多条。二是搭建了全省第一个农村“三资”管理平台——《阳光惠民网》。该网站由农村“三资”管理板块和惠民政策查询板块组成。其中“三资”管理系统可全过程实时监控“三资”经营管理情况,并对资产资源变动、费用超标、大额收支情况进行自动提醒,避免各种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发生;惠民政策查询系统涵盖了教育、卫生、农林等16个部门71项惠民政策,而且还将十万多户(人)享受名单全部上网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群众查询。三是开通了高陵县党务政务公开电视点播平台。将低保申请、救济款发放、生育指标报批、宅基地审请等事项通过电视栏目全部公开。四是在高陵县党政服务中心网站为每个单位“量身定做”了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栏目(机构设置、党务政务信息、权限职能、办事指南、专题公开、依申请公开六大版块),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文章来源:高陵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