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陵县榆楚乡乡长张西民和其它乡镇、部门领导不约而同的感受是:终于可以明正言顺地回避“酒场子”了,既能为自己的身体减负,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不少群众也发现,乡镇干部“下馆子”招待上级检查的少多了,醉酒上班的情况也基本消失了。这都得益于今年高陵县实行的“廉政灶”制度,目前,高陵县在所有乡镇都建成了“廉政灶”,接待费用平均较以前下降60%以上。
高陵县的做法主要可归纳为“四轮驱动”,即通过思想发动、领导带动、政策驱动、各界联动,共同扎实有效推进廉政灶建设。一是思想发动,激活宣传教育机制。结合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高陵县纪委充分运用县电视、广播、网站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商洛、延安等地“廉政灶”建设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效果,营造舆论氛围;二是领导带动,夯实组织保障机制。高陵县规定,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要带头与基层干部同吃“廉政灶”,并把“廉政灶”作为考核党政一把手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硬指标。对建成的乡镇“廉政灶”,由县财政给予补贴5万元。同时,要以各乡镇公务接待费下降15%以上的硬性标准来具体衡量廉政灶运行的实际效果;三是政策驱动,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各乡镇“廉政灶”建设均要达到“四有”标准:即有一间灶房两间餐厅,有专职炊事员,有配套的冰柜、消毒柜、电饭煲、电饼铛等电器基本设施,有比较齐备的炊事用具、就餐桌椅、公用餐具和干部专用碗筷柜,并将接待标准限定在每人每餐20元;四是各界联动,强化责任考核机制。为确保廉政灶的健康有序运行,高陵县纪委将各乡镇“廉政灶”的运行管理情况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网络信访等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
如今,高陵县级机关也正在积极筹建公务接待“廉政灶”,下乡要上“廉政灶”,已成为各级干部的口头禅。高陵县推行“廉政灶”制度以来,基本做到了领导、干部、群众“三满意”。
文章来源:高陵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