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县委和市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中心任务,全面履行职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履职尽责,落实“两个责任”坚定有力。年初,在县纪委全会和县纪委工作会上,县委、县纪委主要领导分别与基层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设监督责任目标责任书。县委常委会听取县纪委工作汇报7次,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5次,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县纪委签报20余件次,批示案件线索15起,约谈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5次。县纪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工作19次。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人员进行追责,严肃查处了县水务局违规集资案和违规发放津补贴案,共处理6人;重点查处了县教育局“12·29”张涛挪用资金责任追究案,共处理33人。
(二)突出主业,纪律审查工作成效显著。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公检法司等单位领导任成员的县委查处贪腐案件大案组。成立由县纪委常委任组长的三个专案组,重点对中央巡视组交办件、省市批转件和要结果件进行集中查处。对协作区和基层纪委办案实行督办指导制,制定督办工作台帐,实行县纪委常委包部门、包区域、带队直查快办制度。制定《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案件工作考核办法》、《信访举报件办理程序规定》、《案件复审制度》等9项查办案件配套制度,确保纪律审查工作规范开展。创新纪律审查方式,出台《户县纪委纪律审查公开平等交流实施办法》,试行立案前公开审查模式,保障违纪党员《党章》赋予的基本申诉权,降低纪律审查安全隐患及风险。
实行问题线索集中管理、分级研判、重点督办,严格按“五类方式”分类处置,基本实现“清零”目标。坚持客观公正,正确运用和把握政策,为56名干部澄清是非。强化与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坚持快查快结,对涉嫌违法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信访举报374件(次),初核违纪线索243件,立案151件,结案149件,党政纪处分143人(其中开除党籍11人),挽回经济损失214.43万元。依托网站、微信等平台,曝光典型案件13起,持续释放严惩腐败的强烈信号。同时,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共初核违纪线索135件,立案8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1人,占全县立案总数的60%。
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转变执纪方式。咬耳扯袖成为监督执纪常态。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处理。县纪委常委会及纪委主要领导约谈党员干部50人,警示训诫44人。组织处理、纪律轻处分成为大多数。对纪律审查工作中发现的轻微违纪问题,综合运用警示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全年党纪轻处分126人,组织处理36人,在基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1次。对少数违纪人员予以党纪政纪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全年党纪重处分17人。对极极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予以立案审查。全年移送司法机关13人。
(三)常抓不懈,作风纪律持续好转。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台帐管理制度,实行月统计、季通报。管住吃,全面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全县建立廉政灶86个,同城接待、下乡检查一律在廉政灶就餐,做到定点、定员、定额。管住行,通过公务用车电子监测管理中心、执法执勤车辆远程监控管理中心,对全县119辆执法执勤用车、526辆公务用车进行全天候监管,对违反公车使用规定问题进行通报。管住人,建立党员干部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呈批报送制度,报告桌数、人数,在审批过程中明示禁区。管住文与会,制定《会议报批备案制度》、《关于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的规定》、《关于清理规范简报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查询中心,将全县112个单位的文件简报通过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查询。紧盯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对全县各单位工作纪律、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10余次,针对问题下发督办通知书48份,对具有违纪苗头性的问题实施预警。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件,党政纪处分12人,其他处理7人。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149起,党政纪处分133人。扎实开展民主测评政风行风活动,对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对评议较差的单位主要领导实施约谈。
(四)创新制度,权力运行不断规范。制定下发《户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有关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实现对“一把手”权力的“减、分、制、控”。对97名干部进行了廉政提醒谈话。出台《廉政风险防控监督管理办法》,全县查找廉政风险点3156个,其中一级风险点671个,由县纪委实行监督全覆盖;二级风险点1320个,由部门、镇党委实行监督全覆盖;三级风险点1165个,由部门、镇纪委实行监督全覆盖。突出抓早抓小,制定《户县廉政风险预警实施办法》《红黄蓝三色预警制度》《一案一分析一警示制度》,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预警,共下发预警通知书159份,组织警示教育活动15次;深化“1带6”民主监督7项制度,全县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五)教育引领,“不想腐”的氛围总体形成。建立“一网一报四平台五基地”宣教格局。县纪检监察网共编发信息865篇。向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各单位部门下属科室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共1200多人,累计编发户县廉政手机报207期,发送范围延伸至省市纪委室主任以上领导干部及中纪委宣传部。建立纪检监察网站“举报平台”,方便群众投诉。开通县纪委官方微博、微信,共发布信息526条。建立易信平台,方便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交流。在全省首家开通党员廉政教育智慧电视平台,共收录视频节目100余部,收看范围已覆盖到全县300多个机关单位和村级党组织。利用县法院、县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等“五大基地”对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警示教育。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为全县26000余名党员干部配发学习读本。全体县级领导和县纪委常委到所包抓和联系的单位宣讲《准则》《条例》32次。开展户县农民画诠释《准则》《条例》活动,共展出优秀作品105幅,新华社将户县这一做法,以新华视频的形式,在除夕晚上向全国发布。以户县真实案例为素材,拍摄廉政微电影《禁果》和《功与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接受警示教育。
(六)齐抓共管,巡视整改任务圆满完成。配合省委第九巡视组做好对我县的巡视检查工作,确保巡视工作顺利进行。县委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纪委牵头,下设办公室,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主任办公会7次,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共明确承担整改任务的责任单位18个,研究解决整改问题27个。下发《巡视整改任务督办单》60份、《专项任务督办单》10份。办结巡视组交办信访件12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0人,警示训诫9人,批评教育5人。目前,对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已全面完成。同时,制定出台《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处理办法》等10项制度,以强化整改实效。另外,认真完成中省市纪委转交件。其中,中央纪委转交13件,省市纪委转交119件,已全部完成。积极配合兰州军区军纪委查处相关案件、配合省纪委查处渭南市政府及陕南某县等相关案件,得到上级纪委的高度认可。
(七)加强组织建设,履职能力显著提升。县纪委议事协调机构精简和内设科室调整到位,监督执纪科室和人员均占70%以上。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县纪委向县级部门共派驻11个纪检组,在全县范围内选调工作人员29人。在县级重点部门设立纪委副书记,成立纪检监察室。织密监督网络,在14个县级大部门、大系统的230个下属基层单位建立纪检监察组织,在518个农村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人民日报》内参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报道,受到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关注。在西安文理学院对新任职的262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培训,选派50名纪检监察干部到市纪委和江西井冈山等培训中心进行业务培训,对40余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县纪委机关进行轮训。制定《县纪委向县委和市纪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基层纪委向县纪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对基层纪委和县纪委内设科室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