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潼区纪委聚焦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辟查处“微腐败”新路径,主动搜寻问题线索,有效整合捆绑资源,合力实现查处突破。1至8月份,共立案查处“微腐败”问题4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3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组织处理2人,有力维护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准发力,转变方式搜线索。2015年以来,临潼区仁宗街道纪工委率先打破传统工作局面、大胆创新工作模式,从问题线索入手,变被动接收为下访调研,针对辖区内惠民资金、新农村建设改造、低保户申请、扶贫救助资金、村务政务公开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制定“点对点”的走访调研方案,进行随机入户走访和座谈,通过拉家常的漫谈方式搜集“微腐败”问题线索,掌握了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受到了一致好评。区纪委派出工作组对仁宗街道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规范流程、研究探讨、征求意见后,将该街道搜集问题线索的模式在全区推广,实现了全区查处“微腐败”问题的历史性突破。上半年,民意调研组下访发现“微腐败”问题线索32条,为精准发力查处提供了可靠案源。
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抓突破。注重与公检法、司法、审计、宣传、组织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大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力度。各成员单位之间工作中发现涉及“微腐败”问题时,及时共享对接,全面广泛地掌握案件情况。对一些取证难度大、专业性强的案件调查工作,由区委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专案组,通力协作、迅速突破。区纪委已组织召开反腐败协调小组会1次,协调会3次,线索移交研判会4次,梳理“微腐败”问题线索24条。
协作审查,捆绑考核共进退。按照“适当归类、整合力量”的原则,将机关9个室、8个纪检组和23个街道纪工委分片设置为6个纪律审查协作区。各协作区由区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召集人,由区纪委机关各室对口联系和指导的新型纪律审查协作区模式,有效解决基层纪律审查力量不足、人员业务不熟、人情阻碍大等问题。将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各室、纪检组和纪工委的考核捆绑起来,共同定任务、定目标,年终同考核、共奖惩,把纪律审查协作的效应最大化。半年来,协作区参与纪律审查15起,处理党员干部15人。
提级督办,责任落实同担当。全区先后组织召开查处“微腐败”问题部署会、专题会、推进会、汇报会、督办会6次,持续强化责任落实,通过年初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予以明确责任、压实担子。按照月排名通报、季检查评比的考核制度,对连续排名靠后的街道进行提级督办,将被提级督办的街道“微腐败”查处情况列入落实督办任务领导的年终考评中,强化督办意识,落实督办责任,确保督办效果。7月下旬,市纪委副书记王勇,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李超来对到尚未查处到“微腐败”问题的栎阳街道进行了督办清零,实现了查处“零查处”突破;区纪委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深入查处不力的街道进行了5次以上的督办,取得了良好效果。(胡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