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安市临潼区纪委监委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盯教育医疗、物业服务、涉水、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治理,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决惩治“蝇贪”“蚁腐”,以强监督执纪护航民生民利,全力推进清廉临潼建设。
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发挥统筹联动作用,把行业顽疾“揪出来”。临潼区纪委监委注重机制制度建设,先后建立统筹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公开、发挥村(社区)监督员作用、监督闭环、线索排查交办等8项机制,以及纪检监察组每周监督检查、各常委每半月研判、常委会每月汇报工作制度,督促各领域牵头单位建立完善问题整改、行业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信访举报、行业查处“四个台账”,找准问题根源,细化监督管理,长效长治推进。截至目前,推动行业自查自纠问题715个,修订完善制度66个。
以热线平台为载体,发挥靠前监督作用,把难点重点“化解掉”。临潼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12345热线服务平台群众投诉反映问题监督检查实施方案》,针对各领域牵头部门12345热线工单交办情况中存在的重复件、延期件、超期未结件、回复不满意件逐项进行梳理,重点从“单结事未了”“多部门游走”等异常工单中细查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督促及时办理,回应群众关切。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工单2000余份,推动行业部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661件。
以贴身监督为手段,发挥监督员“探头”作用,把群众利益“维护好”。临潼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社区)监督员“家门口的监督哨”作用,在疫情防控、“一卡通”专项治理回头看、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治理中,贴身监督、靠前监督。今年以来,监督员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8400余次,发现涉及干部作风、侵害群众利益等各类问题3700余个,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200余个,向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反映问题线索100条,已核查处置53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66人,立案审查22件2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深入开展“入户大走访、线索大摸排”活动,将走访摸排与宣传发动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专项治理的知晓率、参与率,累计摸排问题44个,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清廉建设为路径,发挥村级组织堡垒作用,把民心民意“聚起来”。临潼区纪委监委率先在全市启动清廉村居建设,将推进清廉村务、突出公开规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制定并动态修订“小微权力”清单,强化“三务”公开等措施,让村务真正成为一本明白账。其中,交口街道权中村设立“权中村微信号”,组建“清廉权中村”微信工作群,打造不关门的服务站,收集民情民意,及时了解处理群众“急难愁盼”。该村北桃组村民张某的儿子及2岁的孙女身患疾病,无力承担巨额治疗费用,村委会知情后,号召全体村民募捐,并在微信号上公示捐款情况和资金去向,方便群众监督。随后,村委会收到张某送来的一面写着“人民至上仆心彰显 人间真谛中华首韵”的锦旗,感谢村上缓解了燃眉之急。
下一步,临潼区纪委监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对已有明显成效的及时总结、健全机制,对问题依然突出的综合研判、集中攻坚,以清廉建设“小切口”解决群众身边“大问题”,保障党中央各项惠民利民、富民安民政策落地见效,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清廉陕西、清廉西安建设贡献力量。(临潼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