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长安区纪委监委围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统筹协调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多维度凝聚监督合力,着力提升粮食购销领域治理效能。
强化室组联动,持续传导压力。长安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室的“权威”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作用,聚焦粮食领域“人、责、粮、库”等重点环节,督促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对自身履行粮食监管职责情况,国有粮食企业对履行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和轮换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建立台账,责任到人,限期整改。同时,在联动监督推动下,相关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建立健全《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工作措施》等41项制度规范,确保全区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整治取得持久性成效。
强化巡审联动,提高监督质效。区委成立巡察组对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专项巡察,区纪委监委聚焦市委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察巡回指导组反馈的22项问题和区委专项巡察组发现的23项问题,督促主管监管部门全面查找工作短板和薄弱问题,从严从快从实、逐条逐项细化整改措施,完善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成立审计组,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审计,发现国有粮食企业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等方面问题6个,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3条,立案1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
强化“室组地”联合,严肃执纪问责。长安区纪委监委将线索归口汇集到对应的纪检监察协作区,发挥“室组地”联合办案优势,由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街道纪工委联合组成涉粮问题线索核查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3人,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3份,督促监管部门深刻剖析案件,认真查摆问题,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长安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