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陵县针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零散、重复、缺乏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建立了“召回”机制,对30余项制度采取“回炉”、“锻造”、“报废”、“重塑”等综合措施,提高了制度的“生命力”,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进一步形成。
摸底子找“病根”。从信访、党风、案件、执法监督等多条线进行时间上的纵向延伸,全面梳理近几年出台的反腐倡廉各类制度,摸清制度底子。对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操作、不易把握、给执纪工作带来困难的“亚健康”制度,进行重点研判,找出具体“病灶”。
分好类开“药方”。对与现行要求完全脱节的“僵尸”制度,下决心坚决进行废止;对存在部分“冲突”的瑕疵制度,通过更换“零件”、局部“打磨”,增强制度的刚性;对反腐倡廉“新常态”下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实际出台新规,让制度建设的“卡钳”始终能够限制权力运行的“车轮”。
统筹考虑形成合力。对制度建设中的“单方”进行通盘考虑,焊牢制度笼子之间的缝隙,打破制度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变“单方”为“复方”,让制度的链条有效衔接,避免了“牛栏关猫”现象的发生,收到了“1+1>2”的良好效果。
通过“问责”促进落实。结合中纪委“问责”年的要求,加大对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严厉查处违反法规制度的行为,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避免了制度成为“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