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纪委打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组合拳”
打印

今年以来,临潼区纪委及派出派驻机构始终紧扣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创新方式、精准施策,把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运用“五种方式”厘线索,践行“四种形态”严查处,打出了一套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组合拳”。目前,共受理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15条,初核91件,转立案51件,结案4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3人,组织处理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将一批典型案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起到了有力震慑作用,维护了群众获得感。

一是上下联动抓部署。中央和省市纪委将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今年纪律审查的重点,在省市部署推进会议后,临潼区委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落实,区纪委召开推进会提出措施,明确要求抓住三个重点。在重点人上,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权力集中的基层岗位和人员,包括农村、社区,执法和窗口部门、民生行业、基层站所的干部。在重点领域上,严查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城中村改造、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工程建设和惠农等领域强占掠夺、贪污贿赂、挪用等问题。在重点问题上,严肃查处破坏投资环境、干扰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突出问题;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欺压群众的违纪行为等问题。各派出派驻机构认真细致落实会议精神,按照要求紧盯重点、加压部署,向被监督单位反馈情况,形成了上下联动抓部署的良好局面。

二是学习培训提能力。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着力解决新进纪检干部能力不够、素质不强的问题。今年以来,区纪委常委会组织开展各类学习6次,机关及派驻纪检组全体干部集体学习15次。建立了完善的纪检干部以案代训、上挂下派、集中轮训、跟案实训等一些列纪检干部培训制度,在业务培训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切实做到学用结合,不断提升基层纪检干部纪律审查工作能力。组织开展了2次纪检干部集中培训,选派7名街道纪检干部参加了区内重点案件的查办,选派8名干部参加了中央和省市纪委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及以案代训。

三是下访调研寻线索。把信访举报端口前移,开展信访举报箱进村、进组、进社区活动,把举报箱设在群众的“家门口”、“眼皮底”,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特别是在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敢于举报。持续加大同审计、公安、法院、检察、司法及宣传、组织部门的对接,对区委反腐败协调小组进行纵深调整和优化,注重在审计和巡视移交中发现问题线索。半年来,通过或联系公检法搜集到问题线索2件,对4人给予了党政纪处分。我区仁宗街道在纪律审查中,经过探索研究,创新成立了民意调研组,推动工作方式转变,变被动接收线索为主动下访搜集线索,掌握了信访线索收集的主导权,在2015年的纪律审查工作中得到了实践检验,受到了省市表扬。区纪委对仁宗街道的经验进行提升完善,总结经验后向全区其他街道推广,广泛集民意、获民情,推动解决基层无案可办、办案不实的问题,进而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可靠案源。

四是协作办案破难题。为应对基层查办案件力量不够、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我区率先在全市建立查办案件协作区制度,有效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在一些案件查办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各界的好评。十八大后反腐败斗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协作区模式出现了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根据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要求,区纪委对改革后的协作区模式进行广泛调研,重新整合区纪委机关及派出派驻纪检机构力量,按照“适当归类、整合力量”的原则,将8个纪检组和23个街道纪工委分片设置6个纪律审查协作区。各协作区设召集人一名由区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分别由区纪委机关9个室负责对口联系和指导的新型协作区模式。半年来,新的协作区模式构建后,参与15起案件调查,处理15人,突破了一些疑难复杂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上一条:碑林区:挺纪在前 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下一条:西安市委2016年首轮被巡视单位整改工作稳步推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