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城区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剖析原因,筑牢思想防线,做实回访教育,持续推动以案促改,做实做足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成立由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以案促改工作,定期研究解决难点问题。探索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的工作方案,从制度上规范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程序及要求,夯实委机关组织部、党风室、审理室等相关部室职责,形成一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深入剖析原因,扎紧制度笼子。实行“一案两报告”制度,要求在案件办结后,撰写案件调查报告、案件原因分析报告,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其产生的原因,剖析违纪违法人员所在单位在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精准完善。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落实“一案两书”制度,及时向违纪违法人员所在单位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明确整改内容、要求和时限,协助其落实主体责任。
筑牢思想防线,强化纪法震慑。让典型案例变成“活教材”。及时对查处的案件进行筛选,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党员干部对典型案件的认识和体会,增强曝光震慑力,截至目前,通报典型案例124期。每查处一起违纪违法案件,都要到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宣布处分决定,要求受处分人员作出深刻检讨,争取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的效果,让处分决定由“一张纸”变成“一堂课”。在深挖身边廉洁典型案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纪委下发的警示教育片、忏悔录等,用活案例素材,挑选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读本、开展实地警示教育。
做实回访教育,唤醒初心使命。回访前,充分了解受处分人员的个人特点、错误性质、处分类型等方面情况,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有针对性地确定回访重点,做到“因人而访”。回访中,不将回访地点局限于固定的办公场所,而是在充分征求回访对象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电话回访、入户回访、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灵活的回访方式,做到“因地施访”。回访后,及时将情况向回访对象所在单位进行反馈,并要求所在单位将回访对象日常工作表现向区纪委监委适时反馈,通过分析研判,对工作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给予肯定表扬,帮助受处分人员解开心结,重拾信心。(渭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