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淳化县纪委监委本着“尊重历史、面对事实、合法有序、稳妥处置”的工作原则,严抓“部署、清查、审查、整改”4个关键环节,持续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行动。
动员部署“明路径”。确定先行试点村,细化“安排部署、合同清收、审查反馈、整改纠错、总结提升”5个阶段13项具体任务要求,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组建问题调查、扶贫资产等5个工作小组,及时列出“路线图”“任务书”。通过督导研判,政府经费支持,职能部门“合署办公”,全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行动的开展。
清理排查“亮底数”。坚持“账内与账外同查、书面与口头同清”的工作思路,建立县级领导“分片包抓”和纪委常委“一领域一包抓一监督”工作机制,全程跟踪问效,印发《问题反馈函》,切实督促职能部门依法整治规范阴阳合同、口头合同,终止到期合同、无效合同。截至目前,全县128个行政村清收合同9253份,规范涉及资金5819.9万元。
严抓审查“保规范”。规范《集体经济合同审查机制》《集体经济示范合同文本》《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从源头堵塞滋生问题的漏洞。纪委、发改、司法、审计等部门及第三方律师团队联合集中审查,严把合同效力、主体、标的、期限、价款等内容,截至目前,已累计审查合同5036份,试点纳入村集体财务管理系统200余份。
督促整改“补短板”。紧盯上级通报共性问题,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纠错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合同。主动对合同清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针对因涉及个人利益而不配合、作风不扎实,导致合同清理工作滞后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约谈,及时打破合同清理工作的“中梗阻”。(淳化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