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组办一体”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打印

近年来,礼泉县委巡察机构聚焦巡察全过程,在“组办一体”上持续发力,通过巡前共商、巡中共议、巡后共审,充分发挥“组+办>2”的融合叠加效应,实现同频共振“一盘棋”工作格局,促进巡察工作提质增效。

巡察进驻前,县委巡察办、巡察组共谋共商,根据被巡察党组织职能职责、政治生态等情况,制定巡察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式方法,积极协调纪检、组织、财政、审计等相关单位,收集整理被巡察党组织相关资料,做到靶向发力、精准监督。同时,紧盯每轮巡察对象的职能职责,抽调专业人员,量身定制巡前培训“套餐”,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小组研讨”的方式,围绕巡察信访件和问题线索管理、巡察工作方法与技巧、巡察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巡察干部履职能力。2023年以来,开展巡察干部专题培训3次,专家授课1次,组建巡察人才库32人。

巡察过程中,县委巡察办实行嵌入式指导,每周下沉督导了解巡察工作进展情况和重点事项,及时纠正巡察过程中的不足和偏差,对问题线索研判提出指导意见,确保巡察工作方向不偏、重点不散、任务不漏。同时,就巡察期间出现的重点问题或难以定性的专业问题,巡察办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与巡察组沟通交流,对“疑难杂症”集体“会诊”、一起“攻关”,为找准“病灶”提供依据。2023年以来,累计抽调干部9人(次),巡察各级党组织60个。

巡察组撤点后,县委巡察办与巡察组召开“组办联审”会议,对巡察报告进行再修改、再完善、再提炼,字斟句酌“过筛”,重点关注问题定性是否精准、线索归类是否准确、材料支撑是否有力、文字描述是否规范等方面,协同把好巡察文稿政治关、政策关和文字关,力求巡察发现问题和问题定性“双精准”,确保每一份报告都成为反映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生态的“体检报告单”。2023年以来,共召开“组办联审”会议8次,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100余条。

“组办融合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巡察质效。”礼泉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健全完善组办协同作战机制,有效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礼泉县纪委监委)


上一条:三原:纪检监察干部热议十四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下一条:秦都:多举措做细做实同级监督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