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把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制度作为密切干群关系、提高服务效能、树立服务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坚持以“阳光、便民、廉洁、高效”为服务宗旨,大力基层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 “一个中心对外,一厅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服务机制,努力通过便民服务中心这一小窗口树立政府机关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大形象。
一是领导重视,强力推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来抓。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大力推行便民服务制度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及区政府各副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兼任。负责对便民服务工作的协调、督促、检查。该区明确规定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情况纳入各镇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镇办党委书记为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排,亲自落实。区上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检查评比会、区级领导联系包抓镇办等形式加强督促指导,监察局、民政局等部门经常深入镇办开展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有力地推动了镇办便民服务中心的顺利建设。全区10个镇办在4月底前全面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而且做到了设施齐全、人员到位、运转正常、服务高效。
二是严格标准,规范建设。区上明确了镇办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要求硬件建设必须达到“八有”:即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统一的中心标牌;有固定公开电话;有档案柜;有方便群众办事的坐椅、饮水机等;各窗口有明显的标识牌;室内有公示告知版面;有办公电脑。在软件建设上做到“四要”,人员配备要到位,办事流程要明示,有关制度要齐全,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镇办按照宽敞整洁、设施完备的要求,加大投入,建成了高规格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配齐了办公设施,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生、民政、司法、土地、信访、农业等业务科室纳入到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办公,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到窗口办公,将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举报电话等全部上墙公示。有的镇办还在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了报刊专栏、电脑、数字电视等方便群众了解所需信息,切实做到了信息共享。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三是健全制度,优质服务。各镇办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岗位职责等挂牌公示,方便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了便民服务卡、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确保了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便民利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对前来办事的每一位群众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对受理的每一件事认真对待、高效服务。群众在服务中心办事时,只需向工作人员提供相关手续资料,提出申办,当场能办的立即办,需要上级办理的代理办,需要群众亲自办理的协助办,不符合条件的明确答复不能办。同时,按照服务延伸、覆盖全面的要求,全区130个村(社区)以 “两委会”活动室为依托,建立了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站),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劳务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配备便民服务信息员,实行全程代理服务,真正方便了办事群众。
目前,全区投资800多万元建成的10个标准化的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全部投入使用,真正做到“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问题交给干部”,改变了过去“门难找、人难见、事难办”的现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镇办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半个多月以来,共受理群众咨询1850多人(次),办理业务430多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文章来源:渭城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