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巧借“乡土民俗”之力 助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近年来,旬邑县纪委坚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立足乡土、注重融合,借文化之力、吹农廉之风,在田间地头营造了“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廉政文化氛围,有效发挥了廉政文化在纯化民风、凝聚民心、弘扬正气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掘绘画之乡、唢呐之乡、剪纸之乡传统文化资源,坚持从农村社会的多彩生活中去提炼,从农村党员群众的鲜活创造中去总结,不断将乡土艺术融入到廉政文化创作之中,将廉政文化渗透到广大群众生活之中。先后组织各村组举办了廉政文艺表演、廉政书画作品展、廉政诗歌创作等比赛活动,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由农民自发创作的“乡土廉政作品”,如赤道村廉政剪纸《马栏风情》、城关社区秦腔现代戏《请客》、张洪镇手工花馍、职田村手工刺绣廉政鞋垫、门帘以及县文化馆干部创作的《古豳风情》系列民俗画,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开展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求知求乐、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以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家书屋等为载体,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和“三下乡”等活动有机结合,在大力宣传支农惠农政策,传递农业科技和各类致富信息,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理念,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同时,灌入廉政文化知识,树立廉政生产的一是。特别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廉政活动有文化活动室,宣传学习有廉政文化一条街。截至目前,已建活动室87个、廉政文化广场36个、廉政文化一条街96条。

 

  三是与村风民俗相结合。针对当前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多元化需求,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妇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农村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歌舞、社火、唢呐、小品、快板、农民书画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节目,将廉政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守法、清廉等内容渗透其中,充实到村落文化和农民的生活之中,增强感染力和亲切感,形成“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文化氛围。

 

  四是与干部思想教育相结合。通过采取上廉政党课、播放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廉政宣讲、知识测试、举办廉政文艺汇演等方式,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履行党纪条规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努力形成领导干部“倡廉”,基层党员自觉“学廉”,人民群众“营廉”的良好氛围。先后有285名村干部在县委党校参加了培训,村干部每周坚持两次观看远程教育课程,丰富廉政文化知识,增强带头致富本领。

 

  五是与村务党务公开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推动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建立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村级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村务监督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两委”干部廉政建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规章制度。大力推行“阳光工程”,把村级财务、重大事项决策、党纪政纪条规、涉农法律法规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行全程监督、结果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村级干部廉洁从政、务实为民。同时,充分发挥村纪律监督委员会职能,强化监督,坚持和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推进民主管理。截至目前,村务公开3场次,公开事项15类32项,召开村民监督委会782场次,公开征求意见、讨论问题1760余件。

 

  六是与农村普法教育相结合。每年坚持把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积极会同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送法下乡、送廉入户等活动;会同信访、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下访等活动,化解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会同公安、文化等部门,不定期对农村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与治理农村赌博、移风易俗和封建迷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法制意识。近年来,通过民情直通车收集民情民意89条,化解处理80条,立案查处9件,信访终结上访难题4件。

 

  七是与廉政文化进农村相结合。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就是要将廉洁意识渗透至每个农村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先后组织开展:一是学习一批廉政理念文章;二是设置一批廉政告示牌(廉政公益广告);三是建立一批廉政阅览室;四是听取一次党风廉政讲座;五是观看一次反腐倡廉电教片;六是开展一次廉政谈话活动;七是参加一场廉政知识测试;八是组建一支廉政文化宣传队;九是举办一次村干部廉政宣誓活动;十是开展一次廉洁家庭、勤廉兼优个人评选活动。通过以上载体,使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八是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把廉政文化的有关内容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党风廉政和法纪教育为载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和具体指导,建立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制度,每年年底要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协调机构,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村级延伸。同时通过集中教育、举办党纪法规知识培训、扶贫帮困等活动,增强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基层干部的法纪观念,自觉提高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共创建“五好党支部”87个,远程教育先进集体48个。

 

  九是与帮民解困相结合。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只有从农民最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才能彰显文化教育的活力作用。通过实施县级干部走村、乡镇干部驻村、村组干部坐班等制度,对群众日常需要办理的事项,反映的问题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确保各项支农强农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把廉政文化的无形内涵融入到为农民办实事、得实惠的有形载体中,让群众在实惠中去体验廉政文化。同时,通过开展党员“五个一”活动(当好一名宣传员,扶持一个致富好项目,帮好一家困难户,出好一个金点子,解决好一件热点问题),鼓励党员加入到志愿者服务中来,积极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截止目前,已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室)187个,为民办实事289件,扶持资金达到45万元。

 

  十是与“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相结合。旬邑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是培养革命干部的“红色摇篮”,廉政文化的素材取之不尽,先后充分挖掘旬邑历史人文资源和革命历史题材,整理编印了《旬邑历史名人录》、《旬邑现代名人集》、《印象旬邑》、《红色马栏》、《马栏革命简史》、《魅力旬邑》、《习仲勋在马栏》等书籍画刊,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乡土教材,讴歌先进,鞭挞丑恶。建立了马栏革命纪念馆、“二八暴动纪念馆、陕北工学、关中特区纪念馆,文庙、库淑兰剪纸馆等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让广大群众接受旬邑“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的同时,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


上一条: 永寿以干部作风汇聚发展大合力
下一条: 咸阳市在新闻媒体公布今春中小学收费标准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