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制度群”构筑反腐倡廉防线
打印

近年来,乾县纪委监察局严格按照省、市纪委的统一部署要求,相继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化提升年”等系列活动,努力巩固、提升省纪委“十四项反腐倡廉制度”落实成果,着力构建反腐倡廉“制度群”,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抓“龙头”,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机制。一是坚持严格审核,纳入考核范围,实施责任追究,促进领导干部把报告工作与定期反思、切实履职结合起来,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机制的形成。96个党政领导班子和267名科级领导干部报告了责任制落实情况,全体领导干部履职守廉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二是围绕强化监督制约、促进履职守廉,在质询评议、督促整改、结果运用等环节上求突破,不断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廉制度。33名科级主要领导进行了大会述廉,有效实现了述与行、评与促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二、抓“源头”,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制度管人。坚持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力抓手,以“干部留得住、群众喜欢来”为标准,努力建设标准最高、环境最优、服务最好的便民服务体系。全县累计投资230万元,建立县、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1个,村便民服务站131个,形成了县、镇和村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解决了群众急、难事1260件次,有效发挥了便民办事、帮民致富和促进和谐的作用。立足考学结合,贴近生活、模拟现实,出情景题,全面落实了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组织任前廉政法规考试9批次152人次,实现了“以考促学、以学促廉”。二是制度管事。向交通、水利、住建等重大建设项目派驻监督检查组31个,强化了对百万元以上的15个民生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保障了项目建设的廉洁、高效。突出抓好选人用人、职责定位、规范运行、待遇保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256个,实现覆盖率、人员配备率、待遇落实率100%。2010年以来,各村监委会先后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938个,提出意见建议927条,较好地发挥了村务决策“防火墙”和干群关系“联心桥”的作用。建立了“一个平台接访、多个部门承办、纪委督促检查”的工作机制,在推行县纪委监察局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的同时,同步推行各镇(社区)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使民需、民情、民盼得到顺畅表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全县有489名领导干部参与了挂牌接访,解决信访问题566件(次)。三是制度管钱。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依法监督、公平公开、竞标竞价、同步配送”的基本原则,对县级25家医疗机构实现了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2012年,县级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金额2744万元,药品价格同比下降了3.3%。紧扣就餐条件和环境的改善,经济实惠用餐、专门帐薄管理等环节,确保了“廉政灶”的全面建立。全县共建立镇(社区)机关“廉政灶”20个,年均节约接待费用6.9万元,缓解了基层公务接待压力,实现乡镇在营业性餐馆“零接待”。同时,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电子化政府采购、信访听证终结制度。

三、抓“拳头”,形成惩戒纠偏防腐机制。一是实行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包抓联系,7名县纪委常委分别牵头负责一个办案协作区,共设立7个协作区,形成了上下联动、同步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了办案力量。2011年以来,全县办案协作区初核案件9件,立案8件,结案8件,给予党纪处分9人。二是严格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制定实施了案件查办季度考评、年终考核的管理办法,重点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解决了农村征地拆迁、强农惠农政策执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了案件查办的效果。2012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受理信访举报140件,初核112件,立、结案101件,党政纪处分104人,无一例申诉、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实现了案件查办零事故、零违纪、零申诉。


上一条:乾县点、线、面结合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新格局
下一条:善于揭短 敢于亮丑 勤于整改——永寿主题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图形式实打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