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民情民意中心户积极调解纠纷反映社情民意为农村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打印

 
 
    泾阳县纪委针对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信访问题突出的情况,探索农村管理的新办法。从 2007年开始,逐步在全县231个行政村设立3650个民情民意中心户,搭建起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突出六抓,促中心户工作落实
  一抓活动登记。县纪委统一印制民情民意登记表,下发各乡镇和中心户,指导中心户作好记录。
    二抓 “网络”管理。县级领导成员包抓乡镇,县级部门包村,全县纪检干部和乡镇干部联系 “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20-30户群众。
    三抓考核、评比。镇与村、村与户签定目标责任书,乡镇纪委每月底召开中心户工作汇报会,围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宣传政策、帮贫扶困、调解纠纷等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考核。县纪委定期对各乡镇开展“中心户”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抓培训。各乡镇对中心户负责人每半年进行1次业务培训,村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民意中心户学习会。
    五抓资源整合。把中心户建设与文明家庭户创建结合,与科技示范户建设结合,与信用农户建设结合,使中心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军。
    六抓激励。年终根据工作实绩评出“十佳民情民意中心户”和民情民意中心户工作优秀单位,进行奖励。 
    二、找准定位,保中心户实效
  泾阳县纪委把民情民意中心户的工作职能定位为四个方面:一是检举控告违纪行为,做党风党纪监督员。中心户可直接拨打民情民意直通电话或向乡镇领导反映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白王镇宗家沟村中心户反映个别村组干部私自变卖集体资产,并将部分款物据为己有,群众意见很大。镇纪委及时进行了调查,2名村组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侵占的2100元集体资产被全额收回。二是发动群众,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中心户引领群众参加“建设新农村,争当新农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心户与一般群众建立致富联合体,争当科学发展的带头人;与困难户结对帮扶,争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带头移风易俗,争当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建立公益责任区,争当村容村貌的养护人。蒋路乡姚家村中心户长师兴民凭借20多年种菜经验,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目前,全村蔬菜面积发展到2900亩,占到全村耕地面积92%以上。三是联系党员干部与群众,做党在农村工作的好帮手。王桥镇北峪村在修路过程中有两户群众强烈反对,镇村两级工作一时无法展开,中心户长宁少武得知后积极上门宣传有关政策,与群众谈心,化解矛盾,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四是服务群众,做反映村情民意的联络员。组织中心户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加强致富信息交流,上报村情民意信息,抓好治安联防及调解民间纠纷。有的民情民意中心户说咱是“地位不高要求严,权力不大服务广”。龙泉乡政府在1.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建设过程中,接到中心户反映部分种植户葡萄苗木出现死亡的情况,迅速联系专家上门指导,有效防止了病害的蔓延,确保了葡萄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两年多来,民情民意中心户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186件,调解矛盾纠纷647起,解决热难问题171件,为群众办实事368件,县、乡两级纪检组织从中发现案件线索37件,警示训诫党员干部45人,党纪政纪处分26人。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


上一条: 淳化县落实中纪委9号文件精神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一条: 咸阳市纪委要求采取“1631”模式规范点名接访制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