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功县纪委通过设立“小信箱”,编印“小手册”,开辟“小专栏”,制作“监督卡”,畅通诉求渠道,扩大民主监督,织密拉紧农村基层监督执纪工作网。
畅通诉求,设立“小信箱”,收集“大民情”。深入开展整治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充分发动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在全县190个行政村或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民情联系信箱,实行专人专管,每周定期收集整理情况进行上报。同时,充分考虑群众反映问题的习惯及个人隐私,信箱上公开镇办(社区)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方便群众通过电话、邮箱反映问题或查询问题办理情况,使“小信箱”收集“大民情”,反映“微心愿”,发挥“大作用”。
制定清单,编印“小手册”,落实“大责任”。县纪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帮助指导各镇办(社区)党委政府对农村基层微权力进行系统梳理,实行清单管理,以“流程图”的形式详细列出“村级权力清单”,编印成册,对村干部的权力界限、决策程序、办事人员、工作流程和办结时限等进行严格规范,逐一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的程序和轨道,把村干部的权力晒在“阳光”下,装进“笼子”里,确保村干部规范用权,照单履责。
加强监督,开辟“小专栏”,公开“大事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流程,在各村设立“三务”公开质询栏,对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写在质询栏内,实行群众点题,政府买单,公开质询,阳光操作,群众想知道什么,干部就公开什么。对质询的问题,设立整改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及时公布,实行销号管理,实现“三务”公开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由针对性公开向全方位公开,由随意操作向按程序要求运行转变。
打造平台,制作“监督卡”,发挥“大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探索破解基层民主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实施定向培训,完善监管考核办法,印制工作手册、监督流程,推行“监督卡”制度。让村监会明白自身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监督的内容和程序是什么,该监督什么、怎么监督。村监会委员持卡上岗,亮权亮责,取得村两委会认可,获得群众支持,理直气壮开展工作,消除农村监督盲区。截至目前,全县190个村监会共开展村级重大事务监督1260余次,提出意见和建议890余条,否决不合理决策30余项;监督党务、村务、财务及精准脱贫事项公开560余次,发现纠正问题130余个;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500余条,向村(社区)“两委”反馈870余条,采纳76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1400余件,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