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发后,永寿县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安排,在全县深入开展“治懒治散” 专项教育活动,努力用“八项规定”武装头脑,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三项措施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一、转变工作作风。一是领导带头强化制度建设。按照"梳理淘汰一批、调整优化一批、配套充实一批"的要求,制定完善了《中共永寿县委领导班子内部制度汇编》共五项34条制度,进一步规范县委领导班子工作程序、改进作风、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二是领导带头查摆问题。在县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会议主题,根据征求到的意见,结合个人实际,带头进行自我检查和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提出有效整改措施,对6个方面21条整改问题分解落实到人,推动“八项规定”的具体落实。三是领导带头联系群众。县委常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立足基层,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工作,统筹协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发展、民生、稳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坚持县委常委联系基层工作“五个一”制度。县委常委每人包抓一个镇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联系一个企业,包抓一个民生工程项目,包抓一个重点工程项目。县级领导全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90天,每年联系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3次,深入联系企业不少于3次,检查督促包抓的民生工程、重点项目不少于4次。
二、治理文山会海。一是"长会"变"短会"。在保障会议程序不少、质量标准不降的基础上,提倡开短会讲短话,真正让参会人员听得懂、记得住、能感触。为此,该县制定出台了《会风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并会;要求领导干部作报告,要讲短话、讲实话;开会会风要求严谨,禁止迟到早退、无故离开会场,对违反会议纪律的给予通报批评、警示训诫或纪律处分。二是"出声"变"听音"。在党代会分团讨论过程中,县委领导不讲长篇阔论、不作任务指示,轮流参与各团讨论,坐下静听基层声音,用心记牢意见建议,诚恳回答提问质询,让基层代表及应邀列席会议的党员群众积极讨论和畅所欲言。三是发短文提质量。针对文件篇幅过长、数量过多和简报种类繁多、编发随意、乱报乱送等问题,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文倡导少发文、发短文,并采取有力举措严格卡住关口,努力提高文件简报质量。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建立单位内部公用邮箱用于传阅文件,减少纸质文件,节省开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公布相关文件,既对工作作了部署,又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严肃公务纪律。一是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因公出国人次和费用;严禁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对公车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对违规使用公车的人和事进行处理并通报。二是继续推行“廉政灶”制度。机关干部到镇村开展工作,在镇内部食堂按规定标准接待。同时,实行农村公务 “零接待”制度,要求全县249个村一律取消公务接待费会计科目,不得以任何名义使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赠送礼品和安排其他消费活动。对确需在村里进行的公务接待,由所在镇统一安排,费用由镇承担。驻村或包村干部需在当地用餐的,每天须向村上交纳伙食费用。县纪委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对全县接待费开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三是坚决刹住赌博歪风。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禁止干部职工赌博的暂行规定》,凡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参与赌博,取消当年评优树模资格,扣发当年的奖励工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对参与赌博的职工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解聘、辞退等处理。四、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信访举报网络的作用,通过“永寿民情直通车网站”网上举报系统,集中受理干部作风方面的投诉举报,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同时,要求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做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表率,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永寿县纪委 赵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