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纪委监察局不断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在案件管理、工作保障、工作方法、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强力推进查办案件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8件,初核45件,了结22件,立案查处23件,党政纪处分27人,其中科级干部6人。
加强案件管理,防止线索流失。积极实行案件内网管理,对领导批办的信访举报件及查办案件工作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统一纳入“案件线索库”管理,线索处置严格按照拟立案、初步核实、谈话函询、暂存、了结处理进行办理。案件线索转出后,县纪委信访室负责督办、审核了结的信访举报问题,县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督促、监管立案案件,随时掌握查办进展情况,确保每个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得到充分利用、深入挖掘。
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组织保障。一是搞好组织协调。对一些问题多、涉及面广的案件,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联动的,由县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与各部门的协调,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办案,形成办案合力,集中力量迅速突破案件。二是配强办案人员。对一些案情复杂,查处难度较大的案件,县纪委协调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参与办案工作,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力争在短时间内突破案件。三是增添办案设备。年初,在原有的基础上,县纪委筹资10万元新购置了一批录音笔、摄像机、高清摄像机等,保障办案工作需要。
改进办案方法,突破大案要案。一是坚持全面查帐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对被查单位一个年度或几个年度的所有帐册、凭证及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查,掌握被查单位财务管理情况,发现违纪线索、疑点。在全面查帐的基础上,对发现的违纪线索和疑点认真分析排查,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重点,深挖细查,使案件得到突破。二是坚持典型查实与引用借鉴相结合。针对违纪人员带有普遍性的作案手段和方法,进行重点和深入细致的审查,力争查实。借鉴典型查实的经验,查出其它案件中的类似问题,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查帐与审查业务活动相结合。在查办单位经济案件中,掌握和分析该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情况,了解哪些环节容易发生权钱交易和贪污受贿问题,并结合行业特点,查业务台帐、原始记录等档案资料,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和规律,认真加以综合分析,从中发现案件线索,突破大案要案。目前县纪委已向检察机关移送案件1起。
创新工作制度,提高办案质量。一是实行基层纪检干部轮训制度。实行各镇、部门纪检干部在县纪委监察局内部科室定期轮训制度,参与查办案件工作,以案代训,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二是实行办案“三定一包”制度。每个案件由一名领导包抓,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实行办案责任制。对办案工作薄弱的镇、部门纪委采取“无案帮找、难案帮查、疑案帮审”的做法,进行办案指导,对办案成效显著的帮助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三是实行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县纪委明确由审理室对基层案件逐一进行评查,并适时召开专题案件评查会议,对所评查案件进行点评、打分,评定案件质量等级,形成评查报告单,基层对评查的处理意见进行整改,提高办案质量。今年一季度,县纪委评查镇、部门案件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