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围绕“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履行职能、突破创新”的工作思路,全力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查办信访案件、加强信访监督,为全市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市纪委坚持以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不断创新接访方式和信访举报工作的运行机制。一是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市纪委投资10余万元,建立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系统,由专人负责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情况,并将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职责、受理范围、办理程序、举报方式等进行公开,实行信访举报网上处理,对举报投诉案件按程序进行批办,对重点案件实行督办,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网络受理群众咨询投诉46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37件次。二是设立网上“举报箱”、开通12388举报电话。在咸阳廉政网开设举报信箱,开通12388举报电话,配备了24小时自动值班系统。多数县市区纪委在廉政网站上设立了举报箱,有的还开通了免费举报电话。目前,全市接到举报信件64件,立案34件,结案率达100%。三是全面推广民情直通车经验。为各县市区配置民情直通车,定期下访,受理群众举报,解决信访问题。同时,泾阳县、兴平市还分别建立了民情民意中心户制度、民情恳谈室制度。去年以来,接待受理问题2938件,其中违纪违法问题507件,查处480件,处分213人,警示训诫102人。四是开通“行风热线”新渠道。在市人民广播电视台开设“行风热线”栏目,邀请市级领导、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坐客“行风热线”,现场解答问题,对现场不能解决的组织相关部门调查之后限期答复。近年来,共举办813期,解决问题567件。五是创设“百姓视线”新栏目。实行领导包抓、科室主办、电台跟踪报道等措施,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落到实处。截至目前,播出“百姓视线”126期,跟踪报道56场次,建册登记群众反映问题216件,回访落实128件。
注重把创新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坚持市、县区纪委主要领导阅批信件制度,重要线索要求报送查办结果。坚持领导包案制度,纪委常委包抓重点信访案件,使群众的投诉举报及时处理,反映的问题认真解决。2007年以来,市县两级纪委常委包查案件213件,党纪政纪处分189人。二是完善公开办理机制。对署实名举报采取“办前沟通,过程交流,办结反馈”的办法,适时向信访人反馈案件办理情况,吸收信访代表参与案件调查取证过程,接受信访人员监督。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久拖不决的疑难问题,采取召开信访听证会等形式,把问题摆到桌面,充分听取各方观点,促进息诉罢访。定期将信访举报工作和处理典型案件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2007年以来,公开调查案件26件。三是完善督查指导机制。对交办案件除采取通报督办、电话催办、发函促办之外,还上门督办,听取汇报,协助调查。四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对交办案件,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保证查办质量,采取全面审核。凡交办案件严格审核上报的调查处理材料,做到反映问题调查不彻底不结案,处理不到位不结案。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