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项目资金是贫困群众的生命线、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碰。”兴平市纪委负责人表示。市纪委扎实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辟查办绿色通道,快查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挪用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兴平纪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紧抓各镇办、各部门“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层层压实精准脱贫主体责任。市纪委主要负责人专门约谈相关单位负责人12人次,实地督促落实责任15余次。
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兴平市出台《兴平市驻村干部管理规定》、《兴平市脱贫攻坚项目督查实施方案》、《兴平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扎紧扎牢脱贫攻坚工作制度笼子。紧盯扶贫领域发生的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问题;紧盯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补贴等领域贪污挪用等问题;紧盯庸懒散慢推拖、失职渎职等问题,深入开展治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12个镇办的督察延伸到村组,通过信访、谈话、审计等渠道,受理来访6人次、来信3件、来电4人次,个别谈话18人次,实地走访调研11处,发现问题11个。推动解决脱贫攻坚工作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5个,提出处置建议8个,并下发整改问题清单,实施靶向整改。
聚焦主业,严肃问责。开通市、镇、村、组四级监督举报网络平台,落实专人接访,开辟脱贫攻坚领域信访办理直通车,及时优先快捷办理问题线索。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落实脱贫政策措施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1个单位、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并全市通报批评;对1名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对6名相关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压实脱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截止目前,已开展监督检查24次,督促整改问题11条。
开展专项督察,深入查找问题。“充分发挥督察探头作用,把焦点对准脱贫攻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查,对显性问题刨根见底,对隐性问题深究细查,真正让扶贫领域问题浮出水面、无处藏身,实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常态监督”。兴平纪委将派驻3个督察组进驻各镇办,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为期20天的专项巡察督查,并通过下访问线索、公开征线索、监督查线索、查阅资料找线索等渠道,抓重点,找关键,查问题,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聚焦扶贫领域和民生问题,注重把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败坏党的形象,执法不公、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列为巡察督查重点和关键,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点穴式、查访式等方式开展专项巡察督查,实现脱贫领域督察工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