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从考廉、述廉、审廉入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严把考廉关 市委从2008年起全面实施了对拟任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考试工作,组织专人编写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知识读本》1000余册,免费发放给各乡镇、部门,并与省、咸阳市纪委取得联系,建立了兴平市廉政考试题库。考前随机抽取试题,考前一小时印卷,评分过程中设立阅卷、统计、复查三个工作小组,采取流水线操作,杜绝弄虚作假,跑风漏气现象发生,考试成绩通过电台、电视台、政府网、廉政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两年来,全市共提拔任用干部3次,共计90人参加了廉政考试,平均成绩达85分以上。通过廉政考试、防止了“带病”提拔,加强了新任职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严把述廉关 市委年初制定下发了《兴平市党政机关干部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廉实施办法》和《2009年全市述职述廉工作安排意见》。建立了年初廉洁承诺、年中自我检查、年末述廉考核制度,并按照“确立对象、走访了解、撰写报告、大会述廉、组织测评、反馈意见、督促整改”七个步骤开展述廉工作,在述廉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普通群众参加述廉大会,当场测评、当场打分、当场公布。纪委常委会及参会群众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向“一把手”提问和质询,进行面对面“诊断”,做出综合“体检”意见。全市两年来共召开各级述廉大会80余场次,80多名“一把手”接受了质询和提问,述廉率达到了100%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树立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威信,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反腐败的信心,赢得了群众好评。
严把审廉关 在构建惩防体系中,为了全面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作用,市纪委在全市推行了“审计审廉”制度,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监察局、审计局等单位组成审计审廉工作组,采用审计公示、实地审计、审计回访、廉政反馈等形式对群众反映较多、财务管理不规范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审廉,及时做出审廉报告,向纪委全委会反馈并向本人通知,使审廉工作做到与经济责任审计、干部提拔使用、查办案件相结合,通过审计审廉工作的开展,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在全市树立了“廉洁审计、秉公执纪”的良好社会形象。
文章来源:兴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