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纪委按照“先行试点,总结完善,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以联系基层实际作为着力点,调动群众广泛参与为落角点,积极构建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截至目前,全市2767个行政村,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民监督委员会2748个,占到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3%。各村均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完善了村民监督制度,形成了农村民主监督的新机制,加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让更多“清风廉雨”洒遍基层大地。
注重结合 由表及里全面监督
村民监督委员会在对村务公开、村委会决策、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落实和村干部廉洁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实际,确定监督重点,较好地发挥了监督作用,发挥了建言献策和桥梁纽带作用。
因地制宜确定重点。经济基础好的村,将土地出让、财务支出作为监督的重点;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将扶贫资金分配、惠农政策落实、计划生育指标分配作为监督的重点;城中村将宅基地划拨、集体项目立项、拆迁补偿作为监督的重点。
因时制宜确定重点。每年初通过列席村委会有关会议,重点监督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情况;每月重点监督村务公开情况;半年重点监督重要决策执行情况;年底重点组织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制度推行以来,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列席村委会8000多次,向村委会提出意见建议4626条,被采纳3355条,组织召开民主评议会2536次,评议村干部7608名。
因事制宜确定重点。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村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通过现场监督、质询、财务审计等方法实施专项监督。截至目前,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开展专项监督1278项,质询700多次,纠正各类问题600多个,协助解决村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5400多件。
因人制宜确定重点。始终把群众反映有不廉洁行为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制止、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向上级反映不廉洁问题。截至目前,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发现案源线索160多条,及时向乡镇纪委进行了汇报。
创新思路 化虚为实建立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村监会”监督质量,保证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工作制度,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
形成了推动落实机制。一是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培训,使监委会成员明确了监督的职责和任务,掌握了监督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市纪委对140名示范村监委会主任进行了培训,各县市区纪委对2000多名监委会主任进行了培训,乡镇纪委对8000多名监委会成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建立了督查指导制度。采取市纪委常委包抓县区、县市区纪委常委包抓乡镇、乡镇干部包抓村的方法,对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市纪委组织全面检查7次,重点抽查4次,召开现场观摩会6次,汇报交流会4次。三是建立了工作考核制度。乡镇纪委每年对监委会工作进行考核,监委会向村民大会报告工作,同时进行信任度测评。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形成了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了例会制度。规定每月召开一次监委会全体会议,遇有特殊或重大事项随时召开。二是建立了质询制度。规定村委会负责人要向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工作,并接受监委会质询。三是建立了述职测评制度。规定村委会成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述职,由监委会组织进行满意度测评。四是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了监委会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纪律。有的监委会还将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等在醒目位置公布,方便群众监督。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形成了监委会工作运行机制。
形成了工作保障机制。一是落实工资待遇。分别采取县财政支付、乡镇分担、机动地补偿、误工补贴等方式,解决了监委会成员的报酬问题。目前,全市已有1414个村落实了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报酬。二是落实政治待遇。基层召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都吸收监委会主任参加,聘请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监委会成员优先考虑,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三是保障工作经费。一些县区和乡镇按照村两委会的标准,给监委会拨付工作经费,并逐步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形成特色 由点到面结硕果
村民监委会的建立,让廉洁之花深入人心,使村干部能够集中精力、集中民智,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促进了村级民主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建立,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能力,群众对民主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行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的氛围,促进了村务管理公开透明。
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入。村民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对重要事项及时介入,把监督渗透到村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使村干部的廉政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预防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村470个,完成旧村改造27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420个;去年,全市共整修村庄道路956公里,新修人畜饮水工程120处,建成村级活动广场136个,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产业支撑的文明富裕新农村。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