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邑县纪委认真对照梳理执纪审查中存在问题,对标补齐、强化措施,提高线索排查效率和案件质量,不断提高乡镇执纪审查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5件,党政纪处分77人,移送司法机关4件4人。全县10个镇已全面消除执纪审查“空白点”。
拓宽线索来源渠道,破解“无案办”。一是县纪委建立来信、来访、电话、网站、举报箱“五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健全与司法机关,审计、财政、环保、国土等行政执法执纪部门移送问题线索联动机制;集中开展环境保护、失信人员惩戒、涉农领域等6个专项检查;积极指导镇纪委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搭建“零距离”接访平台,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方位、多渠道获取问题线索,搜集问题线索。二是指导镇纪委建立信访接待室,公开举报方式,积极引导镇纪委从信访举报中“筛”线索、从惠农政策落实和作风建设中“查”线索、从监督检查中“找”线索、在上下联动和部门协作中“拓”线索、在执纪审查中“挖”线索。三是每半月召开线索分析会对问题线索进行排查,认真筛选和研判,定期向镇纪委集中交办问题线索。建立本级受理台账、上级交办台账和重点领域受理台账三本台账,规范镇纪委线索管理处置,并对全县各镇信访件进行一次清理,查找有价值的线索。上半年,收集问题线索96件,集中交办31件。
建立健全学习机制,破解“不会办”。县纪委建立上挂下派、以案代训、集中培训等制度机制,采取“以老带新”、“一案一训”等方式开展学习培训,安排县纪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带新同志参与执纪审查的全过程,提升发现和收集问题线索的能力,学习收集证据的方式和技巧、谈话方法和技巧、纪律审查程序等,提高执纪审查工作能力。同时,选送年轻干部到上级纪委参与执纪审查工作,进行跟案实践学习。采取班子成员带领分管室部,对镇纪委和部门纪检组包联督导、定期检查、跟案督办、指导帮扶工作滞后单位开展执纪工作。先后抽调26名乡镇纪检干部到县纪委跟案学习,选派6名干部到上级参与跟案学习,开展集中培训班3期,有效提升乡镇纪检干部执纪能力。在执纪审查中,按干管权限和管辖范围尽量将问题线索移交给乡镇纪委办理,由县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信访室、纪检监察室及审理室对线索处置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发现问题直接点出、及时反馈、限时整改、形成“多对一”的培训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办案技能。
强化考核约谈问责,破解“不想办”。县纪委修订了《旬邑县镇办纪(工)委、部门纪委(纪检组)工作考评办法(试行)》《旬邑县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工作考评办法》,建立月通报、季讲评、半年表态、年终考评等制度。每月对全县执纪审查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每季度进行分析研判,对比情况找差距,拿案件数据评价工作绩效。“一对一”函告“零查处”镇纪委书记,“面对面”梳理问题,正视工作不足,分析问题原因,共商整改措施,发现剖析个性问题,促进解决共性问题。对 “零查处”的镇党委、纪委负责人,县纪委集中进行约谈,压紧压实责任。特别对有案不查、瞒案不报甚至袒护包庇,工作停滞不前、进展缓慢的严肃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并将执纪审查工作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没有消除“零查处”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目前,对“零查处”的6个镇办、10个部门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实施了集体约谈,2名纪委书记进行了大会表态。
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破解“无力办”。针对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力量不足、监督执纪经验欠缺等问题,制定出台了《旬邑县乡镇纪委片区协作查办案件工作暂行办法》(试行),将全县10个镇(办)划分成4个片区,由县纪委常委负责,委局各室部牵头,实行整合资源、片区协作、增强合力,提高执纪审查能力。建立县纪委常委班子镇(办)联系点制度,要求联系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实行“总包干”,要适时到联系镇进行下访,与镇纪委共同研究解决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督促镇纪委把履行监督责任作为第一职责。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按照班子成员分工,带领所分管室的人员参与联系镇与县直部门的信访线索核实及执纪审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分阶段开展因案指导,对疑难案件派专门人员进行实地指导,以提升基层纪律审查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达到“人人都能执纪审查”的良好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