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创新监督制约机制 规范权力运行行为
打印

    2009年以来,淳化县纪委积极探索对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决策实施监督的办法,对五个方面的重大事项、按六项工作程序、用三种监督办法,全面推行党政“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保障了领导班子成员民主权利的行使,促进了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凝聚了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从源头上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

 

    把全面推行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从明确范围、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等方面入手,认真组织实施。

 

    (一)明确范围。在县纪委与县委组织部2009年5月联合下发的《关于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末位表态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明确要求在五个方面的重大事项决策时,全面推行末位表态制度。一是涉及干部人事的录用推荐任免调整奖惩、职称晋升、机构人员的变动和确定、人才引进使用确定。二是财务收支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大宗物资采购事项确定。三是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投标、国有土地划拨出让和矿产资源的开发经营以及国有资产处置及行政审批有关事项、农村公共事业项目资金的安排审批。四是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社会热点问题处置。五是其他容易发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问题。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纳入民主决策范围,杜绝了临时动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提高了决策效率。

 

    (二)规范程序。要求各单位在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时,严格按照县纪委确定的六项工作程序,认真落实末位表态制度。一是调研形成议题。对确定纳入会议研究范围的事项,在召开会议之前,由分管领导组织进行调研,对每一方案的可行性、运用中的利与弊进行综合分析,并把建设工程议案中的环评报告和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治理措施纳入议题内容。二是会前沟通和征询。提前三天将拟上会研究事项,由承办单位负责人告知班子其他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给参会人员充分的征求意见时间,确保与会人员会前清楚议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应对之策。三是议题表述。分管领导在会议研究时首先发表意见,并提交书面材料,对议题的内容、利弊、可能产生的结果等情况进行说明。建设工程还要对影响环境的情况进行报告,并提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治理措施,对会议议题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提出应急预案。四是讨论与分析。领导班子成员对议题进行讨论发言,发言应本着实事求是、从全局考虑的态度坦陈己见,充分讨论和分析议题的可行性。五是决议形成。结合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一把手”(乡镇党委书记、部门行政领导)从全局的高度和推动工作的角度,归纳多数人的意见,综合阐述个人意见,提请参会人员表决,每名成员对议案作出同意、不同意、缓议等明确表态,按到会人员超过半数意见形成决议,参加会议领导当会签名确认。六是信息公开。会后在单位公开栏对会议形成决议,执行决议责任人等信息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届监督落实。

 

    (三)严格监督。我们运用三种监督手段,确保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强力推行。一是列席会议,实行现场监督。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必须参加或列席会议,对会议决策程序和过程实行现场监督,对不符合决策程序的会议提出否决意见。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在研究重大决策事项时,都能通知纪委书记参加或列席会议,对决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二是如实登记,实行记实监督。2009年县纪委统一印制下发党政“一把手”末位表态工作记实册109本,全县各乡镇和各部门在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时,全部严格按照县纪委记实册的要求,对会议决策过程全程记载。2010年以来我们运用末位表态卷宗记实的方法,实行一事一卷记载末位表态决策事项。三是检查考核,实行跟踪监督。实行季度抽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的三种动态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对落实末位表态工作实行跟踪监督。检查中对工作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不认真实施末位表态的部门领导进行警示提醒,并明确指出,对由于“一把手”个人专断,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其纪律责任。

 

    二、工作成效

 

    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的实施,在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约、促进民主科学决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推动了科学决策。会议议题经过提案单位充分调研,并征求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使提案本身具有了科学性;当告知决策事项后,班子成员都能够积极开展意见征询,做好充分准备,发言中都有比较成熟的个人意见,对议题中的每一事项都能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充分进行讨论;“一把手”末位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客观实际出发,总结和分析各方意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推动了重大事项科学决策。

 

    (二)保障了民主权利。制度把“一把手”的表态确定在末位,不是改变了领导班子会议的发言顺序,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让班子其他成员围绕议题,站在工作全局和整体利益的角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以自已分管工作或个人利益为落脚点,把问题讨论清、研究透,既保障了班子其他成员的民主权利,又凝聚了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三)强化了责任意识。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一把手”有了会前细心思考、认真分析,开好会、决好策的责任;分管领导有了事前周密考虑、调研形成成熟方案,把好议题关的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有了在得到告知后充分征询意见,做到发言时有的放矢的责任。

 

    (四)促进了工作落实。由于重大事项是以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决策的,班子成员人人参与决策,为决策的贯彻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班子各成员在重大事项决策落实工作中,都能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参与实施,并积极配合承办领导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形成上下一心抓落实的局面,有力的促进了决策事项的落实。

 

    三、几点体会

 

    (一)规范程序是落实末位表态制度的基础工作。我们在落实末位表态制度中严把了六项工作程序,奠定了制度落实的坚实基础。规范的程序,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临时动议、随时更改议题等问题,从而保证了会议的严肃性。所以,落实末位表态制度,必须从严格落实制度的每项程序抓起,使制度在推广、运行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现场监督是落实末位表态制度的关键环节。在实施末位表态工作中,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列席会议实施现场监督,为制度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列席会议,对会议决策过程按制度要求实施监督,对与程序有出入的当场进行纠正或提出暂时终止的建议,对“一把手”一意孤行的,由列席会议的纪委书记向县纪委进行反映,由县纪委纠正,有效保障了末位表态制度的规范运行。

 

    (三)详实记载是落实末位表态制度的有力抓手。在落实“一把手”重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中,我们通过详实记载决策过程,使制度推行有了抓手。通过对议案,记实登记表、公开信息记载表、监督检查落实记录,记实会议记录等资料的收集,对末位表态事项从会前、会中、会后落实全程记载,保障了末位表态制度的过程,发挥了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文章来源:淳化县纪委


上一条: 长武县大力推行“廉政灶”制度 公务接待费同比降20%以上
下一条: 三原县“四抓”举措扎实推进党务公开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