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兴平市纪委在信访工作中,深入开展“恳谈点访”相结合,坚持三整合、三畅通、三规范,打造和谐信访,促进社会稳定。
三整合,整合资源出合力。一是职能整合,该市将乡镇(办)机关办公室、纪委办、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部门的办公室(政工科)、监察室、信访办等机构整合,统一设置了“民情恳谈室”, 细化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二是人员整合,从机关中的业务骨干、后备干部中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民情恳谈室”。三是硬件整合。扩大了办公场地,配置了沙发、热水器等硬件设施,创造温馨接访条件。
三畅通,上下联动顺民意。一是走上来,群众点领导。市纪委、乡镇、部门在新闻媒体、网站、机关醒目位置,挂牌公布点名接访相关的制度以及领导分工、照片、联系方式等,群众可根据领导分工,直接点名接访领导。二是走下去,领导访群众。充分利用“民情恳谈”的市、乡镇部门、村三级阵地网络,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摸排线索,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三是统起来,部门联合办访。实行“一个平台接访,多个部门办理,纪委协调督办”的方式,有效解了决纪外访的问题,努力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
三规范,建章立制抓长效。一是规范接访纪律,确保热情接待。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一”(“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满意的答复”) 和“三不准”( 对群众的问题不准中途打断,不准顶撞、不准推托),热情接访。二是规范办访纪律,确保迅速办理。实行“四定四包”工作制,坚持“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反馈回访制”。做到事实查不清不放过,问题处理不到位不放过,上访人不罢访不放过。三是规范考核办法,确保高效快捷。市纪委将信访工作的落实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推诿扯皮、延误问题解决,引起信访事件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查处。
该市实行“恳谈点访”相结合后,降低了信访成本,丰富了受理形式,夯实了接访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维护了社会和谐。该市各级共解决疑难问题15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800余次,基层问题重访率同比下降43%,越级访同比下降45%,并对以往的35件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予以解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为创建十强县市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文章来源:兴平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