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擦亮基层监督“探头” 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打印

为有效管住“微权力”,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长武县采取夯实队伍、明确内容、晒出清单、规范台账、强化考核等举措,不断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一是夯实监督队伍。将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与纪检监察工作无缝对接,合力推进。积极整合村级监督力量,抓住村级党组织换届契机,在村(社区)党组织设立纪律委员,由村纪律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或负责村务监督工作,解决村级监督中存在的“缺位”“失位”问题,改变了过去村纪律委员做“睁眼瞎子”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名存实亡”的现象。为确保街道社区干部廉洁履职,长武县以昭仁街道四个社区为试点,成立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为组长,党支部委员为成员的社区居务监督组,强化社区自我监督。

二是明确监督内容。在深入调研、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把村务监督工作分为“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程项目建设”6项重点工作监督和村干部、农村党员1项廉洁自律情况监督,形成“6+1”监督模式。对每项重点监督工作明确了监督的内容、监督的程序、监督的处置方式。编制《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流程图》,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公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微权力”“6+1”监督内容的细化,既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提供监督指导,又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获得群众信任。

三是晒出监督清单。为“微权力”编织“三个清单”制度牢笼。通过广泛调研,与镇村干部群众座谈,收集和记录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事项,本着简政放权、便民利民的原则,梳理村(社区)“微权力清单、村(社区)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微权力”清单共64项,分为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三大类。负面清单从“5个禁止22个不准”为村(社区)干部划出了红线。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围绕“6+1”监督内容开列出20类监督事项。通过公示公告、编印宣传册、制作影像资料、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等途径,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村务监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是规范监督台帐。县纪委统一编制《长武县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指导手册》、《长武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台帐》。《指导手册》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工作记录。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1日前向镇(办)纪(工)委上报上月工作台帐汇总,并于每年年底将全年工作台帐归档立卷。通过规范监督台帐,进一步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能力,让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明白“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五是强化监督考核。“微权力”规范运行怎么样,结果如何,谁来评价?围绕这些问题,长武县出台《关于对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考核以不定时随机抽查和年底集中考核相结合。每个镇(办)随机抽取2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以听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为主,对乡镇党委、纪委履职情况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分项分为基础分、加分和减分三类,满分100分。考核得分按一定比例计入各镇(办)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分数,对考核得分低于80分的,将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由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向县纪委作出书面检查。


上一条:永寿县倾力打造“指尖上的微课堂”
下一条:三原县:强化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查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