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纪委信访工作通过畅通举报渠道,强化督察巡查,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建立备案销号台账,有力推动“三个助力”攻坚战。截至目前,已受理“三个助力”方面问题线索16件,立案4起,党纪处分5人,正在核查12件。
畅通渠道,拓宽线索收集“高速路”。为推动“三个助力”工作,市纪委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在兴平廉政网和兴平电视台向全市群众发出公告,告知群众来信来访的详细地址,公布举报电话和12388网络举报网站、兴平廉政网举报专栏、电子邮箱,开设“清风兴平”一键举报手机客户端,举报人可采用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及“清风兴平”手机客户端一键举报“五位一体”方式,特殊情况与市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联系,约定举报方式,方便群众举报。发挥民情直通车下乡优势,民情直通车每周下乡接访不少于两次,进一步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各镇(街道)、涉及“三个助力”领域14个重点部门主动出击,全面排查问题线索,及时上报市纪委备案。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的综合统筹作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收集“三个助力”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审计机关移送线索3件,市扶贫办移送问题线索3件,市三创办移送问题线索1件。一系列举措拓宽了线索来源。
督察巡查,开启线索排查“快车道”。市纪委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督察巡查组,抽调专人督察巡查。全方位无死角,围绕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环境规范等领域,对全市各驻村工作队、行政执法单位、服务窗口及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查看各镇(街道)纪委台账、线索处置情况,特别是扶贫脱贫领域的问题办理是否及时、处置是否到位;对下转镇(街道)纪委的问题线索督办指导;复杂或重要问题由纪委办理。截至目前,已下乡11次,督察巡查63个村,发现问题3条。巡查发现马嵬办前北铁村李维护反映村党支部书记李文轩,在未经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代为保管低保卡,每逢节日给其部分资金,剩余款抵扣李维护种植李文轩1.3亩土地近10年的租金问题。督察组立即受理,经查属实,给予李文轩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责令李文轩退还李维护3000元现金。
实名举报,构建查实奖励“加油站”。对问题线索举报实行奖励,出台《兴平市“三个助力”署实名举报奖励办法》。《办法》明确受理范围,对在扶贫脱贫领域存在的涉嫌贪污、挪用、截留、骗取、套取、冒领救济款物、优亲厚友等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环保责任不落实、工作敷衍应付、监管不力等问题;市场环境规范领域存在的职能部门吃拿卡要、乱收费、乱摊派,窗口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共19条易发多发问题进行受理。凡署实名举报由市纪委受理,常委包案,纪检室直查。问题经查实,违法违纪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实行一案一奖,根据违纪程度和处分格次,一次性发给相应奖金。这些举措提高了群众参与“三个助力”的积极性,提高了线索可查性。目前已受理举报有价值问题线索2件。
跟踪督办,建立备案销号“明细账”。市纪委对“三个助力”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专人管理、专册登记、统一编号。涉及“三个助力”重点领域的市扶贫办、民政局等14个部门和全市13个镇(街道)纪(工)委均建立专门台账。对线索来源、分管领导、办理流向、查处结果等基本信息逐项登记。各镇办摸排的问题线索,每月报市纪委信访室备案后,由案管室批转纪检室负责跟踪督办。简单案件纪检室电话指导,复杂案件纪检室派人参与,重大案件纪检室直查或启动案件协作区予以办理。问题线索查结后,信访室登记办理结果予以销号,保证了线索处理的严肃性和的处置规范性。督办危房改造问题线索,对南市镇坡头村审核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不细致、把关不严问题进行了查处,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村支部书记杨文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镇城建办主任费阿朋党内警告处分,给予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镇长助理王维涛诫勉谈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