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平市纪委坚持问题导向,编紧织密“四张网”,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织密群众监督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开设了电话、网络、来信、来访“四位一体”的举报受理平台。安排专人负责接听举报电话,重大节假日实行24小时值班;指定专人认真做好网络举报平台收信工作,以“日清理”方式处理信访信件;由专人通过收取来信、分拣来信、拆封来信、阅读群众来信和来信分类登记“五步法”处理群众来信;市纪委信访室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室,面对面处理群众信访问题。
织密权力监督网,让惠民资金用到刀刃上。该市自上而下织密权力监督网,对惠民资金发放严把审核关、公示关、发放关。严格按照“村级审议、村级公示、镇级初审、镇级公示、确认发放”等环节,再由市财政局、民政局、畜牧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统一进行审核,杜绝了错报漏报等问题的发生;对核定的内容在市、镇、村三级公示栏内公示一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为使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村民手中,建立补贴领取直通车,由镇财政所组织人员直接向村民发放存折,从而有效地杜绝了村干部代领代发,杜绝存折代领补贴款抵扣其他费的问题,防止因直补政策执行不到位而引发的上访事件。
织密制度监督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一项权力一套运行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范措施”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同时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抽查核实力度,对故意欺瞒组织、不如实报告的行为,严肃处理问责并通报要求整改。
织密从严问责监督网。坚持挺纪在前,开通扶贫领域违纪举报“绿色通道”,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在扶贫领域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从严惩处。加强脱贫攻坚关键环节,特别是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资金流向、项目落地和干部作风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违纪问题零容忍,严肃查处农村基层违纪违法典型案件3起,通报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12起16人,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效果,让正风反腐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